沔阳花鼓戏《蓝桥会》

标签:
蓝桥担水 |
分类: 10.乡土寻奇 |
蓝桥是一座桥,《蓝桥会》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出魂断蓝桥、凄美爱情故事的戏曲。
在清朝末年,有个叫魏魁元的书生,在集市上一家私塾里读书,每天都要从蓝桥上走过。蓝家庄上有个姓蓝的老头,年过花甲,老来得女,名叫蓝玉莲。玉莲两岁时,母亲病故,父女二人相依为命,父亲辛苦操劳,把女儿抚养成人。玉莲聪明机灵,美丽动人。她每天砍柴磨面,做饭洗衣。其父在集市上开有小茶馆,她还要到蓝桥下的小河里去挑水烧茶。
书生魏魁元上下学路过蓝桥时,经常与挑水的玉莲不期而遇。魏魁元看着玉莲那优美的姿色,爱慕之心不禁油然而生。玉莲也瞧见魏魁元那潇洒的风度举止,爱恋之情不禁深埋心中。每当二人在桥上擦肩而过时,两颗心共同撞击出爱情的火花,但只是眉来眼去,暗送秋波,谁也不好意思先开口。
夏日的一天中午,骄阳似火,魏魁元走在桥上,正好遇到玉莲挑水回家。天热口渴,魏魁元开口向玉莲讨口水喝。玉莲歇下水桶,上前紧紧拉着魏魁元的双手,说道:魏公子,凉水不能喝,请到我家喝热茶。
魏魁元跟随玉莲进了蓝家茶馆,恰巧玉莲的父亲不在,二人趁机倾诉爱慕之心,坠入爱河,并海誓山盟,结为金兰。
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要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魏魁元和玉莲相恋的闲言碎语,很快传到双方老人耳中,且非要拆散这桩美好姻缘,魏魁元和玉莲只能暗自泪流。
日子一天天过去,魏、蓝两家老人没有征得儿女的同意,经媒人说合,各自为他(她)们许下了婚事,婚期正好都订在六月十五这一天。魏魁元和玉莲知道后,二人寝食难安,魏魁元偷偷地约出玉莲商量,决定六月十三日晚上,再次到蓝桥上相会,以抗争双方父母的强制包办。
也巧,六月十三日晚上,老天狂风大雨,电闪雷鸣。玉莲冲出家门,顶风冒雨向蓝桥奔去。她跑着喊着:魏公子!魏公子!当她跑到桥头,暴风雨小了一些,但四周漆黑一团,她大声喊道:魏公子!魏公子!依然毫无回应。
玉莲扶着被洪水冲歪的栏杆,猛然见到一件衣衫,借闪电亮光仔细一看,原来那件衣衫正是魏公子的。她立马意识到:魏公子一定是不小心被洪水冲走了!听着奔腾汹涌河水的浪声,玉莲泪流不止,大声喊着:魏公子,请慢点走,等等我,等等我,咱俩永远在一起!咱俩在阳间不能做夫妻,在阴间也要做夫妻。说完,“扑通”一声,玉莲跳到河里,随洪水而去。
《蓝桥会》,亦为《水漫蓝桥》。戏曲以“会”为线索,贯穿故事始终,表现了一对情人心心相印、忠贞不渝的情怀。洪水冲垮了蓝桥,洪水冲散了爱情,洪水冲走了魏魁元和玉莲。夺命的“洪水”,实指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寓意深厚,耐人寻味。
花鼓戏蓝桥会《蓝桥担水》唱词:
蓝玉莲:
春开牡丹夏开莲,绣房闪出蓝玉莲。
急急忙忙茶馆走,缸中无水少清泉。
杉木水桶拿一担,桑树扁担忙上肩。
走出门来抬头看,一条大路走中间。
男子行路念文字,女子行路报花名。
一行二步莲花朵,三行四步赛牡丹。
五行六步红芍药,七行八步转个弯。
九行十步来得快,不觉来到蓝井边。
杉木水桶来放下,桑树扁担靠井边。
来时未带麻绳索,忙解腰带系桶环。
一打二打水不起,三打四打底朝天。
玉莲打起头桶水,累得玉莲两手酸。
玉莲打起二桶水,累出玉莲一身汗。
歇一歇来喘口气,掀起衣襟轻轻扇。
一扇两扇风未起,三扇四扇风不见。
手搭凉棚向远看,相公来在河岸边。
魏魁元:
年年有个三月三,先生放馆回家转。
一来去把双亲看,二来回家换褴衫。
撒开大步到蓝桥,蓝桥景致入眼帘。
木杆蓝桥有七孔,三孔流水四孔干。
渔翁执竿在垂钓,几位大姐浣褴衫。
口中作渴舌发干,饮杯凉水亦觉甜。
蓝桥边上有蓝井,我到蓝井饮清泉。
大步来到蓝井边,井边打坐一娇莲。
走向前去把礼见,问姐家住哪庄前?
蓝玉莲:
我家离此路不远,蓝家庄上名玉莲。
......
(思乡远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