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俵这个称呼

(2013-02-15 17:59:03)
标签:

姨老

朱元璋

江西

沔阳

姑舅

分类: 8.乡土方言

老俵这个称呼

“老俵”这个词,字典释义:①俵兄弟。②〈方〉对年龄相近的、不相识的男子的客气称呼。老俵原意为姑俵和姨俵兄弟,是姑、舅、姨的子女和自己同辈分的相互称谓。如:姑老俵、舅老俵、姨老俵,统称老俵。又依年龄段大小彼此互称俵哥、俵弟,也可以索性互称老俵。老俵多是对男性的专称。对女性是很少称老俵的,只能具体地称呼俵姐、俵妹或俵嫂。

老沔阳习俗,又把老俵分为亲疏之类,姑舅老俵要比姨老俵亲,故“姑老俵,骨肉亲;姨老俵,外乡人”。其实,老俵属于“亲二代”,是血缘关系很近的亲戚。说你是“某某姓的鸡母抱(孵)的儿”,指的是“娘亲有舅、爷亲有叔”。所谓的“一代亲、二代俵;三代、四代就完了”,这些都只不过是旧习俗上所谓的男尊女卑,带给人们认识上的偏见。

上世纪50年代前,老俵结亲的很多,谓之“亲上加亲”、“重亲垒亲”。在老沔阳,老俵结亲又以姑舅老俵结亲居多。如姑之女嫁给舅之子为妻等,舅之女如同时嫁给姑之子为妇,那就谓之“回门亲”了。相比之下,姨老俵结亲,人们总认为是“外乡人”,比较随意。连玩话“老俵老俵,会到就搞”也印证着这老俵结亲的陋俗,在旧时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婚姻法》的实施,老俵结亲渐少,至上世纪80年代基本无存,姑、舅、姨俵兄妹的婚姻,在法律上也视为无效。

对于江西人,湖北人总爱亲昵地喊一声老俵,或直接叫江西老俵;江西人过湖北,当然也就是老俵来了。但为什么称江西人为老俵:是因为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人口迁移之说。江西填湖广,是指发生在元末明初时期,因为政治和经济原因,造成大量江西人口迁居到湖广地区(今湖南、湖北两省)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活动。

移民到湖北的江西人,亲戚都还在江西。从此,迁过来的“湖北人“就称江西人为老俵,就是俵兄弟、俵姐妹的意思。

江西老俵的称呼,传说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江西遇难获救有关。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与汉王陈友谅为了争夺天下,曾在江西鄱阳湖大战十八年。公元1363年,陈友谅出动战舰数十艘,水兵60万攻打洪都(今南昌),把朱元璋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朱元璋带着残兵败将逃到现在的永修县吴城镇吉山村一带,被当地村民所救。朱元璋为感谢江西百姓的搭救之恩,许诺自己日后若得天下,江西人遇事可用“老俵”的名义直接找他。

老沔阳人摆酒席,姑爷、舅爷是必须要坐上席的,即靠主家香案方位。儿子结婚是姑爷为大,嫁姑娘是舅爷为大,而并不是伯伯、叔叔为大。这种俵亲关系是得到整个社会认可的。

老俵,本来是一种亲密的称呼,老俵称呼一词时至今日,演变成了好朋友、好兄弟的代名词。互称老俵,表示不是外人。出门在外称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男人叫老俵,以套近乎,拉近距离。老俵并不全在于血缘关系,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爱。(/张才富

 

老俵这个称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