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还是那座山
(2022-04-10 10:36:04)杨绛先生说: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
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他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
记得这么一句话: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后来查来百度,来自《黄帝内经》。孔子也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都是生活日常,实际上在讲,一个人应该有节律的生活,在一定的规范下来生活,不管是食,居,劳作,视,听,言,动。
无节,无常,可听的听不见,不可看偏看,不可说偏说,不可动偏动则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避不开的。
这些是规矩,又好像不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对,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的。但又好像不够。
忽又想起一段公案:
一天有源来问慧海大和尚:“师傅您已经得道了,您还用功修行吗?”
慧海回答:“用功!”
有源再问:“如何用功?”
慧海回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有源再问:“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呀,饿就吃,困就睡,那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慧海回答:“其他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思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这就是不同的地方。”
还有一则公案。
崇信禅师在道悟和尚那里学禅已经一段时间了,每天只是服侍道悟和尚,没有得到任何的禅法心要。
一日崇信不耐烦了,问道悟和尚:“我来这里是要和尚您开示禅法心要的,为什么您什么都不说呢?”
道悟回答道:“自从你来了,我已经开示你禅法心要了。”
崇信再问:“如何开示?”
悟道回答说:“你给我沏茶,我认真喝你沏的茶;你为我煮饭,我认真的吃你煮的饭;你和南时,我认真和你一起和南,我什么地方没有开示你禅法心要呢?”
崇信忏悔地低下了头,终于悟得:“禅法就是眼前的当下,稍有思维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见性则直下便见,擬思即差)”。
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算人世间的节律么?
无节,无常,是日常生活的节律么?
难的是在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中保持自己的节奏。
在可听的听不见,不可看偏看,不可说偏说,不可动偏动中乱了方寸,乱了自己的节奏。
自然的节奏,人的节奏,事的节奏,人世的节奏,各有各的不同罢了。节奏还是那个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