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宗(3)

(2022-03-12 10:37:37)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感


接下来,是简寂观。

据史书记载,简寂观为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著名道士陆修静创建,是陆道长于庐山修道、传教、整理道经、编撰道教斋式仪范类道书之所;南朝时为庐山最大的道观,当时除正殿外,尚有礼斗石、道藏阁、听松亭、放生池、捣药臼、六朝松等建筑及名胜。

清康乾年间,浙江绍兴人商盘到此诗兴大发,仅《简寂观》就写了三首。其中一首云:

演径捣药已无踪, 古观丹崖翠壁重。
要识庐山先辈面,含情一抚六朝松。

诗写得确实一般,但寻幽访古的心情还是被表达了出来。

陆修静对社会文明的重大贡献,主要是为中国道教搜集整理经典。如撰《三洞经书目录》;研究并规范有关道教斋醚方面的仪式等。

他的著述虽多,但大都散佚。现存者大多收载于明代《正统道藏》。

在青山环抱的简寂观中,陆修静采药炼丹,研修道教宗义,一共7年。简寂观的道藏阁中藏有道教的经书、符图、药方共1200卷,据说他曾奏请皇帝,以龙箧贮之,相当讲究。

陆修静在简寂观中致力于道教经典的搜集、整理,并加以分类,列为洞真、洞玄、洞律三部,合称三洞经书,亲自撰写了三洞经书目录,这是最早的道藏书目著作。陆修静为道教经典的收集整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宋明帝泰始三年(公元467),在朝廷多次征召之下,陆修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简寂观,入住建康(南京)。刘宋开明元年(公元477),陆在建康景德观辞世,享年71岁。陆去世后,遗体被弟子们运回庐山,安葬在布袋岩下。陆生前留有遗言,死后要弟子们用布袋装殓他的遗体,直接抛入深山穷谷之中,与土木同穴。弟子们不忍,仍然葬入墓茔,但布袋岩由此得名。

陆修静在简寂观七年,为归宗留下了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遗迹。

于是,一个归宗寺,一个简寂观,尤如两枚山石印章,将佛教道教的文化印记,刻在了庐山南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归宗(2)
后一篇:归宗(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