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卷
中考真题
按要求作文。(60分)
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名︱师︱解︱析】
“改变”指的是“变化,事物产生显著的差别”。而广州市今年的中考作文题“改变一点点”,它没有任何材料和提示语,只有标题,其关键词是动词中心语“改变”和量词补充语“一点点”,这里强调了“一点点”而不是“显著的变化”,即要求不是天翻地覆的改变。题目本身就暗示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时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如果同学们只是把改变过程写成记叙文,则不够出彩。考生应该把小改变升华一下,写出每天小改变日积月累的作用或阐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面对这道作文题,考生一般不会写跑题,但想要拿到高分也不容易。所以,考生审题要清晰,要转变思路,要想方设法在立意上胜人一筹,选取吸引人的材料,通过优美、流畅的语言,揭示出这“一点点的改变”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即关注日常生活,从身边小事中体会小小的变化,发现自己的成长,在写作中完成一次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和体悟。其实,人生的体悟不在于大小,只妻有所发现。只要涉及生活的改变、人生的改变、社会的改变,哪怕很小的一点感触,都能成篇。此外,选材范围很广,在写法上,我们可以以小见大,“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既可以写身边的小事,也可以剖析自己内心,还可以写社会上的人和事。发表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从而把眼光辐射到社会。当然,在考场上,还要讲求一些小窍门:如独句成段,以精短的段落强调突出文章的脉络结构,让阅卷老师及时发现亮点,引起阅卷者的注意;描写精致,做到写入要有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描写。写事注意细节和环境描写。起到渲染衬托作用。
【写︱作︱思︱路】
1.用成长中的改变来展现一点一滴养成习惯的重要性;2.写社会上的人和事,把眼光辐射到社会;3.通过写身边的小事剖析自己内心,发表自己对生活的感悟;4.在作品中表达面对着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改变,我们应如何应对,我们的心态应该如何调整;5.从身边小事中体会小小的变化,发现自己的成长,揭示出这“了点点的改变”在自己成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评︱分︱细︱则】
|
一类卷
56—60分
|
二类卷
51—55分
|
三类卷
45—50分
|
四类卷‘
38—44分
|
五类卷
37分以下
|
内 容
|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
中心明确
内容实在
|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实在
|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
文不对题
|
语 言
|
语言流畅
|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
语言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病
|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
文理不通
|
结 构
|
结构完整
条理清晰
|
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
|
结构尚完整
层次较清楚
|
结构不完整
层次不清楚
|
层次混乱
|
卷 面
|
卷面整洁
书写工整
|
卷面整洁
书写规范
|
卷面较整洁
书写较规范
|
卷面较凌乱
书写较潦草
|
卷面杂乱
字迹不清
|
【满︱分︱文︱展︱示】
改变一点点
◎广州一考生
小时候,家里老屋拐角处的屋檐底下,镶着一块青石板。每逢下雨的时节,雨水就会顺着屋檐汇集而下,滴在青石板上。
那年月,没有电视、报纸,可阅读的书籍也很少,除了教科书之外,几本搜刮来的小人书早已滚瓜烂熟。没有喜欢的娱乐活动作为消遣的时候,坐在小板凳上发呆,也是一项可以反复运用的消遣方式。
发呆并不需要十足的场景。你只需把心收拢,把眼光投向一个固定物,或者射向那遥远的未知,一切便安然就绪。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对着天空发呆。而在这样的一个雨季,足不能出户,又无一件饶有兴趣的事可做,那么,发发呆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雨,时常会搅扰我的静默。雨点们就像一只只小蝌蚪一样,挤进我的视线。屋檐下的地面,经过雨点的多次击打,已经形成了一条细长的沟壑。而那块青石板,似乎没有丝毫的损伤。雨点掉落在它的表面,又被无情地弹射回来。“滴水穿石”忽然跃人我的脑海。如果可以,那又需要经历多少岁月的敲打呢?我暗自思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石板依旧完好如初。因为求学,我离开了家乡。在那些背井离乡的日子里,我的心变得浮躁。渐渐地,故乡远离了我的视线,同时远离的还有那些发呆的日子里的一个个遐思。
多年之后,我忽然想起了那块青石板,不知道它是否一如从前那样完好无损。于是,借着一个周末回家的机会。我仔细地观察了它。
青石板还在原地。在雨水一点点“滴答”的地方,明显出现了“凹”痕,发生了质的变化。
记得小时候,妈妈规定我每天跳绳十分钟。刚开始时,我跳得相当笨拙。刚跳一、两个就会绊住,最多时也只能跳三个。我生气地扔下跳绳,想放弃。
“如果你每天能多跳一个,一点点的改变,就是进步。”妈妈鼓励我。
于是,我捡起地上的跳绳,重新跳了起来。这一次,共跳了六个。
“妈妈,我有进步了,我跳了六个!”我兴奋地叫起来。我尝到了一点点改变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坚持了下来。
因为坚持,一点点的改变,我的跳绳水平在学校遥遥领先。
时间会改变一切!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后,能够坚持脚踏实地,纵然是蜗牛的脚步,也能抵达金字塔顶。
每天改变一点点,我们每一次小小的努力,虽然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积土成山,集腋成裘”,只要坚持每天改变一点点,事物便会发生内在的变化,量变的过程中必定会迎来质的飞跃。
【满I分I亮I点】
(1)现身说法,立意深刻。作者借眼前“水滴石凹”的情景说明“只要坚持每天改变一点点,事物便会发生内在的变化”的道理;后半部分以自身经历再次印证“只要坚持每天改变一点点,量变的过程中必定会迎来质的飞跃”的道理。
(2)手法多元,表现力强。作品将记叙、描写、议论有机融为一体,手法多元,表现力强。
(评荐名师 马家骐)
【满I分I文I展I示】
改变一点点
◎广州一考生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有许多改变。而我就是通过一点点克服自己的缺点成长起来的。
我是通过参加一次体育活动而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的。由于体育是我的弱项,所以,我很不愿意去参加。后来,在学校里,老师耐心地开导我,同学热情地邀请我;在家里,父母不断地鼓励我、说服我。我仔细想想:这可是一次班集体活动,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应该努力为班级争光啊!而且,连我们班最瘦弱的同学也去参加了,我又怎能落后于他人呢?想着,想着,我突然感到一阵羞愧,于是,我鼓足勇气报了名。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这次比赛的项目是“齐头并进”。要求每两个同学的左脚和右脚绑在一起前进。
接到任务,我们没有多想,自愿组成几个小组后,便训练起来。没想到,我们走一步摔一跤,走一步摔一跤,可是我们大家都没有抱怨对方,而是咬紧牙关,坚持训练,摔倒爬起来,摔倒了再爬起来。瞧,有的同学连鼻血都摔出来了。有的同学腿上跌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可还是没有多大进步。
老师看在眼里,明在心底,便召集我们,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样好不好——我们先不着急做一步到位的训练,每个小组的两名同学先互相扶着对方练习独脚行走好吗?”
于是,我们按照老师的办法重新训练起来。咦!果真灵验!我们才练几天,便由原来的不敢迈步变为大胆行走了,而且一天比一天走得稳当,有的同学还不时试着松开对方的手呢。这不就是一点点的改变给我们带来的甜头吗?
这时,老师看在眼里,笑在脸上,又召集我们说:“好了,经过几天的艰苦训练,同学们进步很大。现在,大家不用扶着对方,完全可以独立练习单脚行走了。”
老师的鼓励就像灵丹妙药,一下子激起了全体同学的热情。于是,我们带着一点点改变所取得的经验,坚持了下来。通过大家一天又一天的刻苦训练,我们摔跤变少了,步伐整齐了,速度加快了,我们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比赛开始前,老师又开导我们,消除了大家的紧张情绪。大家齐心协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了胜利。
通过这次比赛,我认识到,只要坚持一点点的进步,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人,体育也一样。
【满I分I亮I点】
(1)紧扣文题.内容充实。文章紧紧扣住“改变一点点”这一文题,先描述了“我”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开导、说服、帮助下改变了原来不想参加比赛的想法,然后又重点叙述“我”和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下“一点一滴”坚持训练,终于取得成功的全过程。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详略得当。文章以议论开头,直奔主题,又以议论结尾,不仅呼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中心。文中详写了“我”和同学们如何克服训练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略写了老师的教育、鼓励以及获胜的经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评荐名师 马家骐)
【满I分I文I展I示】
改变一点点
◎广州一考生
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托尔斯泰
成功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朵烟花,尽情地绽放生活的光辉;成功是忧伤日子里的一份希望,轻轻地拨开心中的阴霾。人人渴望成功,但能成功的毕竟只是少数。原因何在?人们试图总结那些成败的经验。结果发现,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成功的原因大致相同。托尔斯泰告诉我们,成功就是能做小事,能抓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一点点的改变,一点点的完善,成功就是这么简单。
你或许听说过下面这则小故事。
有一家牙膏厂陷入了困境,销售利润一直上不去,惨淡经营,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老板面对这种情形也无计可施,就想以裁员来勉强维持厂子的生存。
厂里员工在这里工作久了,对工厂也产生了感情,都不愿意被裁掉。老板没办法,只得说,谁能把产品销量提上去,就不用裁员了。面对这种困窘的局面,大家也都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拯救这个厂子。后来有一个年轻人提出了一个小建议:把牙膏的开口直径增加一毫米。
增加一毫米?大家都惊讶地看着这位青年。增加一毫米就能拯救一个厂子?大家语带疑惑,一脸茫然。
一毫米是微不足道的,人们几乎察觉不出来。但是,细想想,这么多的人,每天刷一次牙就增加一毫米的使用量,日积月累,那该是多大的一个数字。果然,一年过后,牙膏厂就扭亏为盈了。那个年轻人也因这一好的提议,受到老板重视、员工拥护做了工厂领导,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改变一点点,细微之处见智慧。成就任何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细节的完美。注重细节,一点点改变,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改变一点点,将细节变得完美,成功就会不期而至。
【满I分I亮I点】
(!)紧扣题目,准确立意。文章紧扣题目,从“改变”和“一点点”人手,准确立意,重在强调“一点点”的“改变”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小作者能以小见大,从小改变中看出大影响,立意深刻,见解不凡。
(2)素材精当,内容充实。文中所用素材精当,一则小故事,很好地论证了文章的主题,体现了作者精选素材的能力。素材的合理使用使得文章有理有据,不流于空洞。
(3)行文洒脱,言语精妙。文章读来顺畅、自然,行文洒脱流利,体现了小作者很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叙述故事的时候也能做到迂回曲折、描写生动,文章开头和结尾均不乏既有情韵,又有哲思的妙言佳句。
(评荐名师 沙玉伟)
【满I分I文I展I示】
改变一点点
◎广州一考生
涓涓细流汇聚成汪洋大海,点滴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小”可以变“大”。
千里长堤溃于小小蚁穴,万贯家财毁于一时疏忽。——“小”可以毁掉“大”。
生活中,我们不能忽略“小”的力量。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了一个国。
小改变,大回报
台湾富豪王永庆,人称“塑胶大王”。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位亿万富豪却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就先到茶园做杂工,后去了一家米店当了学徒。辛苦了一年的王永庆用借来的一点钱自己开了家米店。由于店小,资金有限,他的米店生意一直不好,濒临倒闭。
可是,谁也没想到,因为他的一点点小改变,他的一生也就因此改变了,这位日后的富豪首次创业就获得了成功,为他日后的更大成功奠定了基础。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原来,王永庆看到自己的米卖不过大的米行,就想着有所改变。他亲自将每位顾客买的米送到家里,并帮助顾客将米装入米缸。你可不要小瞧王永庆这一点小小的改变,他通过送米上门知道了每位顾客家里的人口数量,米缸大小,这样便可以及时推销他的米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次改变,成就了他日后的辉煌。
小改变,大灾祸
如果有人问你,一个钉子能毁掉一个国家吗?你肯定觉得这是荒诞无稽的天方夜谭。若是这样,不妨先看下面一则西方民谣:
“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广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一个钉子还真能毁了一个国家,这则民谣讲的正是国王查理三世御驾亲征的故事。战斗即将开始,铁匠在为国王的战马钉马掌时发现少了颗钉子,由于催得急,铁匠改变了一点点,少用了一个铁钉,结果就如民谣中所说,形成了连锁反应。
一个铁钉,毁了一个国家。
成也一点点,败也一点点。
【满I分I亮I点】
(1)结构清晰.层次井然。小标题是对段落内容的精确概括,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使得作文结构清晰、层次井然。小标题既可勾连文意,又能提示内容,是值得推荐的一种作文写作技法。
(2)取材不凡.文字生动。文章取材不凡,巧用正反两则素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文章主题,论证有力度,思想有深度。作者对故事的叙述也非常生动,娓娓道来,并能巧设悬念,引人人胜。
(3)宫近旨远.意味深长。文中有些句子,言虽简洁,但仔细品味,却意蕴深长,言近而旨远。这是中考作文中难能一见的,说明小作者是位勤于思考又善于表达的学生。
(评荐名师 沙玉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