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觉醒,专注自我,抛弃虚幻,绝迹红尘——记毛姆小说《面纱》有感

(2025-08-29 14:45:54)
标签:

情感

时尚

文化

杂谈

揭开虚伪的五彩面纱,才是芸芸众生的真实生活。

基本上和众生一样,基蒂的从前就是英国那个时代中产的生活写照:容貌姣好,在还算富裕的家庭长大,到了婚配年龄被精于算计的母亲装扮好增加一个又一个的聚会,以求被优秀的男士求婚。

在众多追求者中,选了一个不好不坏的嫁人,然后开始无聊的婚后生活,追求激情,建立情人,然后被抛弃,转而关注自我,继而觉醒独立。

说是独立,其实在那个女人无法工作的年代,真正谈不上什么真正的独立,无非是像女主一样继承了丈夫遗产,有了丰厚的保障金,衣食无忧才能相对谈得上独立。

男人基本都是一样,选择年轻貌美且有生育价值的女性,就像沃尔特一样,为美貌所吸引,然后又因对方出轨而愤恨,想要不伤体面,又想斩断对方的恋情,抛出选择,让对方无奈和他去新的城市。

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藏汹涌,愤恨的苗子已种下,就无法抑制她发芽,对于背叛,他表面隐忍,实则布下陷阱,瘟疫的城市,死亡的召唤是对背叛最好的报复。

不同于外向性格的表面化报复,内向性格的人往往更容易自我压抑,自我内卷,背叛如开败的鲜花一样,衰败枯萎,爱情变质,以前的留恋仅剩痛恨,一方面布置机关,希望对方能够死去,以泄心头之恨;另一方面又怨恨自已的无能,自我怀疑,加速内卷,不断的增加工作量,自我折磨,自我遏抑,以求达到内心的自我谅解。

对于第三者显赫身份的无可奈何,加剧了他的自我压制,一方面努力克制自已的情绪,选择冷暴力来逃避现实的配偶,另一方面,利用工作来麻痹自已,希望从大量的工作中透支身体来求得解脱,由此的结果是油尽灯枯、精尽人亡,最终不甘心的留下一句:死的却是狗。撒手人寰。

自已精心设计的死亡阶梯,原本是想惩罚对方的不忠,想让其遍尝疫病的痛苦后悲惨而终,满足自已的报复心理,却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已调制的鸠酒倒头来只毒死了自已,透支的人生,自我的克制,终换得的是夺命的自毁。

而情敌汤森和大多数身居宦海的男人一样,外向、自私、虚荣、诱惑欲望并存且善于操纵人心,对于官场的人心纠隔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自恃完美且自负骄傲,对于年轻猎物的心理,驾轻就熟,深谙此道,几句甜言蜜语,几个小小的暗示便可轻松的将心仪猎物纳入怀中。

任何男人都没有爱情,有的仅仅是欲望,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后,就会自我炫耀、自我倾倒,他们希望的是外面彩旗飘飘,家中红旗不倒。

对比女性,更冷静和现实,摆得清利益和激情的关系,激情永远是一时激情,一旦触及到本身的事业仕途和利益,立马瞬间清醒,就像面对基蒂的要求离婚,瞬间冷酷到冰点,用现实来规避对方的情感要求,欲望可以存,但利益不可以动半分,表面上用分析问题来制造幻像,逃避问题,实则打算不伤体面和好处的欲望事业双丰收。

表面上满嘴规矩道德、礼貌教养,实则利欲熏心,假仁假义,斯文败类,就像汤森可以人前仪表堂堂,体贴周到,但一旦与基蒂独处,刚才还在安慰她逝夫之痛,希望她释怀,马上就撕下伪装,向其求欢,虚伪伪善,人面兽心,男人的禽兽本质尽显无疑。

而基蒂,被作者暗示虚荣放荡的中产家族女性,年轻时和所有的女孩一样,尽情欢乐,将青春荒废在一年又一年的交际季中,直待自已青春待尽,母亲嫌弃,才在慌乱中勉强找了个老实人委身婚嫁。

和大多数女人一样,她的婚姻没有爱情,只是到了尴尬的年纪,才不得不找个所谓“合适”的对象维持自已的生活开销,刚好这个“合适”和伴侣内向、专注于工作且不解风情,和她父亲一样是个老老实实的赚钱养家的钱匣子,双方没有感情,只有索取。

一个是需要美色和绵延子嗣本质需要的男人,一个是美色将逝,但需要继续保持原有社会地位和花销的女人,各执所需,一拍即合,婚后,一个埋头事业不断供给,一个混迹社交场所,身无所长,无所事事。
   
就在这种闲适且无聊中,遇到了撩拨自已的男人,迷陷于男人表像的成功、英俊与温柔甜蜜,对比配偶生活的平淡与无聊,更觉得丈夫无能、懦弱且平庸,反观撩拨者的积极与主动,进而顿觉自已还青春洋溢,肤白貌美,对方则高大完美、超越凡俗。

此时,“爱情”二字突然涌上心头,真爱无疑,必须力冲,于是道德伦理通通淡去,激情和热恋冲上心头,爱情成为了人生的刚需,开始只是享受偷欢的窃喜,继而开始幻想完全的占有。

女人的梦幻和拥有,对男人而言只是一时的玩笑和娱乐,现实中妻子是理想的妻子货化身,事业是人生的砥柱,男人分得清伯仲得失,基蒂的美梦被现实击碎,不得不步入丈夫划定好的陷阱。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迫使她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简单的来说就是有了自已想做的事,有了自已的人生追求,基蒂开始对重视自已的人生,觉醒于自已过去的沉迷和深陷,对自已过往的生活开始反思和不齿,就像小说的名字一样,她撕开了虚荣过往的面纱,看清了过往情人的真像,她开始认可了自已和丈夫无爱的事实和相处关系,也开始重视了丈夫的本身。

她开始投入自已喜欢的事业,即便是在丈夫病逝后,她也能清楚的认清现实,正视自已,理清人性,面对情人的虚伪以对,趁弱而攻,她及时调头,迅速抽身,她明白了人性的欲望和脆弱无法消亡,与其被动承受,不如转身消失,离开旧地,全新生活。

新的生活,儿时的生活环境,重回到英国的她开始理解了父亲,那个在生活中默默付出,默默承受却不受重视和理解的父亲,那个母亲无视,只一味求索取,始终遭到无能的埋怨,终于在母亲去世,得以喘息、得以休息、终得升迁的父亲。

此时的她,带着对生活的全新认识,对未来、对生命全新定义,对独立自由的崭新理解,终于赢得了对自已未来人生的和解。

基蒂的从求取于他人到自我救赎,不在于什么良知觉醒,或是修女们对她心灵启发,人本身就是动物,没有什么良知,只有欲望,更没有什么宗教思想的干预。所有的宗教只为政治服务。

她的自我觉醒只基于两点,一点是自已有了人生的精神追求,有具体想从事的事做,有人生的奔头;一点是有稳定且雄厚的经济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所以说,自古以来,但凡女人自强必须有事业、有经济,否则抛开一切,面纱的后面都是妄谈,专注自我,提高自我才是女性面纱后的真实需要。

《面纱》,毛姆的女性精神重视的小资之作,谈不上觉醒,但足以震慑明心,重视自我价值,重视内心所感,有所想,有所行,有事做,有经济,才能觉醒自我,无视俗搅,专于所专,绝迹红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