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曹雪芹是谁的儿子
(2013-11-10 18:37:29)
标签:
曹雪芹红楼梦曹曹天佑曹颙 |
从史料来看,和曹雪芹关系密切的有四个人:敦诚、敦敏兄弟,张宜泉,眀琳。其中,敦家两兄弟和张宜泉做了不少诗文记录了他们与曹雪芹的交往。眀琳虽没有诗文传世,但敦敏《赠芹圃》中提到:“芹圃曹君霑别来已一载余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他和曹雪芹一年多没见,却在眀琳家偶遇,说明曹雪芹和眀琳的关系似乎比敦敏还要密切。
在红学界,曹雪芹的生年主要有三个:1724年,1715年和1711年;卒年有两个:1763年和1764年。
敦敏收在《四松堂集》中的《挽曹雪芹》诗称:“四十年华赴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
张宜泉在《伤芹溪居士》诗中称:“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
说明曹雪芹去世时的年龄一定要在40岁和50岁之间。雪芹生于1711年的说法自然排出。否则,若要坚持这种说法,曹雪芹这些最亲密朋友的诗文作为文献的价值则被视为废纸。
红学界考证,曹雪芹是曹寅之孙无疑。曹寅只有两个儿子,亲子曹颙和嗣子曹頫。
而曹颙有且只有一个儿子。两条可证:
1.《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十四附载满洲旗分之尼堪姓氏中记载:“十四世天佑(祐),颙子,官州同。”
2. 曹頫在康熙五十四年三月七日的奏折称:“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累,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尚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再看曹雪芹和其叔父辈的关系:
眀琳的外甥裕瑞称:“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叙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书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雪芹二字,想系其字与号耳,其名不得知……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又“闻袁简斋家随园,前属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约在康熙年间。书中所称大观园,盖假托此园耳。其先人曾为江宁织造,颇裕,又与平郡王府姻戚往来……其书中所假托诸人,皆隐寓其家某某,凡性情遭际,一一默写之,唯非真姓名耳。闻其所谓宝玉者,尚系指其叔辈某人,非自己写照也。所谓元迎探惜者,隐寓原应叹息四字,皆诸姑辈也……余闻所称宝玉系雪芹叔辈,而后书以雪芹为贾政之友,为宝玉前辈世交,以侄反作为乃叔之前辈,可笑!”
裕瑞的舅舅就是眀琳,他的说法尽管是从上辈亲戚那听说而来,但连曹雪芹的长相都能说出来,还知道曹雪芹爱吃烤鸭,自然具有相当的可信度。这证明曹雪芹有个叫脂砚斋的叔叔。
曹雪芹的好友敦敏《瓶湖懋斋记盛》中也有记载,曹雪芹告诉敦敏:“借家叔所寓寺宇……”这佐证了曹雪芹在现实中是有个叔叔存在的。这和裕瑞说法相对应,属于双重证据,曹雪芹有叔是可以肯定的。从逻辑上讲,由于曹颙死了,这个与其关系密切的这个“家叔”只能是曹頫。另一方面,曹頫的儿子是不可能叫有叔叔的,因为在史料中无论是在曹寅家还是在曹宣家,也就是在整个辈分中,曹頫都是最小的。也就是说,不管曹颙死没死,曹雪芹都不是曹頫的儿子,因为曹頫的儿子不可能有“家叔”这一说。
那曹雪芹作为曹寅的孙子,只能是曹颙的儿子。
但问题是曹颙的儿子名叫曹天佑,而曹雪芹叫曹霑,若曹天佑和曹霑有可能是同一人的话,则曹雪芹才能是曹颙的儿子。
国学大师、红学家王利器先生举出曹霑一名取自于《诗经•小雅•谷风•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雾雾,益之以霡霖,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然我百谷……曾孙寿考,受天之祐”。认为天佑即是曹霑,不无道理。
有一种逻辑叫,可能性决定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来自于前面所述逻辑的必然性,即曹雪芹作为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肯定不是曹頫的儿子,则只能肯定是曹颙的儿子,其生于1715年。
《曹頫》一书的作者,肯定曹霑和曹天佑不是一个人,或者说轻易否定了二人是同一人的可能性,而得出曹雪芹是曹頫之子的错误论断,并认为曹雪芹生于1724年。
不过作者也声称,曹雪芹是曹頫之子的结论,是全书最不自信的一个观点。其在论述“脂砚斋叔”和“家叔”的时候,因为曹頫做了和尚,认为有可能由此曹頫和雪芹对外人称是叔侄关系,而实际上是父子关系。单纯以一种可能性去否定另一种可能性,结论自然会有问题。
另外《曹頫》一书认为,《红楼梦》成书于1750年左右,并且又相信曹雪芹真是批阅增删修改了10年,但若按其生于1724年的话,则曹雪芹开始批阅增删的年龄只有16岁。于情于理这都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曹雪芹是曹颙的儿子。
当然,有可能曹雪芹不是曹寅的亲孙子,而是曹頫某个亲哥哥的儿子,是红学家们搞错了。那样的话,他是谁的儿子就真不好说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曹雪芹和曹頫是叔侄关系。还可以肯定的是,曹雪芹有个叔叔叫脂砚斋,有个叔叔住在庙里,而且很有可能脂砚斋叔叔就是就是住在庙里的那位叔叔。逻辑上讲,这位住在庙里的脂砚斋叔叔,是曹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