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人物原型
(2013-09-23 18:39:36)
标签:
红楼梦曹贾宝玉贾政曹雪芹 |
分类: 红楼梦 |
自胡适创立新红学以来,红学家们对《红楼梦》的人物原型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最初认为曹雪芹是贾宝玉的原型,由此胡适还担心“雪芹不能生的太晚了,太晚就赶不上曹家的繁华了”。但后来不断面世的史料表明,雍正于1722年一上台,便在全国范围内大举查办官员的腐败亏空,众多官员被抄家判罪,曹寅的妻舅苏州织造李煦便是其中之一,曹家虽有巨额亏空但有幸被雍正恩准三年内还清,曹家感激涕零,但自此过上了战战兢兢节衣缩食的日子。而曹雪芹此时只有七八岁甚至还未出生,已无可能过《红楼梦》中那种奢华的生活。到1727年,曹雪芹父亲或叔父曹頫被判罪入狱,抄家时只抄出了一些当票和几两银子,可见一斑。另外,红学家们翻遍了所有的清朝史料,也没有给曹雪芹找到一位当皇妃或者当王妃的姐姐。由此,曹雪芹是贾宝玉原型的观点逐渐被主流红学界所摒弃。
其实,对贾宝玉《红楼梦》人物原型的探讨,在成书时期的乾隆年间就开始了。清人爱新觉罗.裕瑞在《枣窗闲笔》中对此专门做了记叙:“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叙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书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之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雪芹二字,想系其字与号耳,其名不得知……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又“闻袁简斋家随园,前属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约在康熙年间。书中所称大观园,盖假托此园耳。其先人曾为江宁织造,颇裕,又与平郡王府姻戚往来……其书中所假托诸人,皆隐寓其家某某,凡性情遭际,一一默写之,唯非真姓名耳。闻其所谓宝玉者,尚系指其叔辈某人,非自己写照也。所谓‘元迎探惜’者,隐寓‘原应叹息’四字,皆诸姑辈也……余闻所称宝玉系雪芹叔辈,而后书以雪芹为贾政之友,为宝玉前辈世交,以侄反作为乃叔之前辈,可笑!”由于裕瑞的亲舅舅明琳和曹雪芹是交往很深的朋友,而裕瑞是最早研究《红楼梦》并写出相关论文和专著的专家,甚至连曹雪芹的相貌以及爱吃烧鸭都很了解,他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笑”二字含有强烈的纠正后人错误说法的意味。除此之外,脂砚斋在批语中也透露的大量的小说创作背景和隐含的人物原型。
贾家——江宁织造曹家
王家——苏州织造李家
史家——杭州织造孙家
康熙曾指示“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对应在《红楼梦》中则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贾宝玉——曹頫
曹頫生于1693-1696年,曹寅嗣子,曹雪芹的叔父,自幼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中长大,史料载,曹頫十二三岁的时候作诗在南京很有名,同时也桀骜不驯,受到师友的规劝。“无材可去补苍天”,“好古嗜学”不爱做官的曹頫补江宁织造之缺而“被当官”,由于不善管理而致亏空,雍正时因罪入狱被抄家,乾隆上台后被赦罪,后出家。因脂批中有小红“狱神庙慰宝玉”之文,红学界公认贾宝玉做过牢,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即按坐牢来拍摄的。与裕瑞所称“宝玉系雪芹叔辈”相合。
贾政——曹寅
曹寅,曹雪芹祖父,任江宁织造之职兼管盐政。贾政在小说中逗露有两个做王妃的女儿,长子英年早逝,留有一个没有父亲的小孙子,曹寅也有两个做王妃的女儿,《永宪录续编》页六十七:“寅字子清,号荔轩,奉天旗人;有诗才,颇擅风雅;母为圣祖保姆,二女皆为王妃。”长子也英年早逝,留有一个没有父亲的小孙子。脂砚斋透露贾政实为巡盐御史,小说中他造过船,赈过灾,决定过江宁知府的命运,后被参劾而“名利大灰”,后带宝玉到外地出外差;曹寅做过巡盐御史,他也造过船,赈过灾,救了江宁知府的命,后因亏空被参劾,带曹頫出外差赴扬州刻书。最难得的是,贾政曾坐船经过毗陵时遇到下雪,曹寅也曾坐船经过毗陵时遇到下雪,作有《毘陵舟中雪霁》一诗。
元春——曹寅长女
曹寅长女曹佳氏,曹雪芹姑姑,曹頫大姐,胡适先生1935年说:“曹寅有一女奉旨嫁与镶红旗王子,典礼隆重,此即所谓贾妃也。”
探春——曹寅次女
曹雪芹二姑,曹頫的妹妹,于1709年出嫁,胡适考证其远嫁康熙某侍卫一蒙古王子为妻。曹寅做王妃的两女,与裕瑞所称“元迎探惜者,皆诸姑辈也”相合。
贾母(史太君)——孙氏
贾宝玉有位风光排场、一生享福的高寿老奶奶史老太君,丈夫早逝,一品夫人。曹頫同样有这样一位高寿老奶奶史氏老太君,曹雪芹曾祖父曹玺之妻,做过康熙的保姆,丈夫早逝,一品夫人。史料记载,康熙南巡时“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萱瑞堂”被红学界认为是“荣禧堂”的原型。
史鼎——孙文成
史鼎为史太君之侄,“迁委外省大员”,贾家被抄后,被罢官。孙文成为孙氏之侄,1705年出任杭州织造,正是元春省亲(脂砚斋语:实为康熙南巡,1705和1707年)后史鼎迁外省大员的时间。1727年因受曹頫获罪牵连,被雍正罢官。
史湘云——孙氏侄孙女
王子腾——李煦
王子腾是贾宝玉的舅舅,对贾家帮助很大,因亏空罢官而落败,死于路途中,结局悲惨。李煦,苏州织造,曹寅的妻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三月接曹寅而出任苏州织造,前后凡30年。在曹寅去世后,曹颙和曹頫连续任职江宁织造的各个时期,李煦对曹家有相当的照顾和提携。雍正元年正月初十,复查李煦亏空一案,查抄李煦家产,全家200多口被逮捕拍卖,后来死于流放中,结局悲惨。
王夫人——李煦的妹妹
李煦之妹嫁曹寅为妻。
王熙凤——李煦侄女
第十六回凤姐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李煦的父亲李士桢曾出任东南沿海的浙江布政使、广东巡抚等职,当时清朝实施海禁政策,外国人正在其职权管辖之内。
薛宝钗——曹頫某表姐或表妹
第二十二回,写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庚辰本脂砚斋双行夹批:“最奇者黛玉乃贾母溺爱之人也,不闻为作生辰,却去特意与宝钗,实非人想得着之文也。此书通部皆用此法,瞒过多少见者,余故云不写而写是也。”这句批语暗含深意。同样对这句话,畸笏叟也有眉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家。”证明宝钗实有其人。
晴雯——曹頫某丫鬟
晴雯的原型是曹頫身边的某位漂亮、有个性、因病早逝的丫鬟。二人相处六年,情投意合,因其清高孤傲,不讨长辈喜欢,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莫笑东风当自嗟,香消玉殒。为晴雯,宝玉写出了《红楼梦》里令人流泪的唯一的一篇祭文。
北静王——怡亲王胤祥
贾宝玉有位挚友北静王水溶,长贾宝玉七八岁,对宝玉很呵护,曹家被抄时北静王颇为照顾。曹頫有位挚友怡亲王胤祥,生于1686年,长曹頫七、八岁,康熙驻跸江宁织造署的后四次南巡,胤祥每次皆随行,胤祥算是曹家的常客,与曹頫的交情很深。雍正在谕旨中也提到“王子甚疼怜你”,“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对北静王充满无限的憧憬感和依恋感。曹家被抄家,是由任总理大臣的胤祥总负责,因而曹頫的家人除曹頫外并没有像李煦那样被全家逮捕插草拍卖。
大观园——随园
随园,即曾经的曹家花园。任过江宁知县并在南京久居的袁枚称,他所购买居住的随园即是大观园。读过《红楼梦》的明义和裕瑞也持同一说法。明义还曾赶赴南京参观过随园,袁枚作有《明我斋参领扈跸南来见访不值,将园中松、竹、梅、兰分题四诗而去。余归后钦迟不已,寄五言一章》。他们二人是笔友,终生未曾见面。关于大观园的原型,除此三人,在清朝再无其它说法。
《红楼梦》是一本有着极高艺术性的小说,小说人物可能不会与现实人物完全一致,是现实与虚构的完美结合。红学界公认,《红楼梦》的故事是以曹家的兴衰为背景的,作者巧妙地将繁荣至抄家直至曹頫被赦罪的整个曹家故事融合到小说中,所以小说最初的名字叫《石头记》。在最后一回,作者不忘补上一句:“贾雨村犯了婪索的案件,审明定罪,今遇大赦,递籍为民。”贾雨村者,“假语存”也。曹頫正是勒索驿站犯的事。大观园里的故事,主要自1706年前后起,至曹寅次女出嫁的1709年前后止。正是1709年,曹寅因与李煦亏空300万银两而被两江总督参劾,曹寅极度惶恐,曹家自此进入了勒紧裤腰带还债的日子,到曹颙,再到曹頫一直为弥补亏空而忙碌,直到完全败落。
整本《红楼梦》小说,能够透露现实年代的内容只有两处,一是甲戌本第一回“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此处“甲戌”被红学家认定为乾隆十九年的1754甲戌年。二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到饯春会,“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纵观清朝近300年,只有一年是在四月二十六日的未时交芒种,这一年是康熙四十五年即1706年。正是曹頫大姐出嫁,康熙接连两次南巡,曹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那段时期。“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佐证了裕瑞所称曹雪芹叔辈和姑辈人系《红楼梦》人物原型的真实性。
补:
贾珠——曹颙
贾珠是贾政之子,小说中一笔带过,死时年仅二十岁,留下幼子贾兰。脂砚斋批语曰:“略可望者即死,叹,叹!”写贾政“忽又想起贾珠来”,脂砚斋曰:“批至此,几乎失声哭出。”曹颙是曹寅之子,死时二十几岁,留有遗腹子曹天佑。康熙评价曰:“曹顒朕自动眼看其长成,此子甚可惜!是有文武才的人,朕甚期望!”
贾兰——曹天佑
贾珠是贾政之孙,年幼丧父,寡母李纨,十三岁时贾家因罪被抄家。曹天佑是曹寅之孙,为遗腹子,寡母马氏,十三岁时曹家因罪被抄家。学术界基本公认曹天佑就是曹雪芹,生于17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