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凌云,是在1989年太原市第三届“希望杯”晋剧青年演员大奖赛的现场。那耀眼的金奖“三连冠”与凌云这名门之后、梨园骄子、晋剧新秀等众多赞誉竟是那么地自然贴切合拍合韵。其父武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当代传承人、山西省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忠,母亲阎慧贞——“晋剧丁派最好的传人”,这梨园豪门的出身实在说能让多少人羡煞!
![[转载]名门之后话凌云 [转载]名门之后话凌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凌云的名人父母在他们五十年舞台生涯的舞台上
再次走近凌云,他已在戏曲之路上获得无数奖项。梨园后代果然青胜于蓝,在子承父母业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为晋剧百花丛中傲立枝头的“男梅”独秀,先后撷取了山西省戏剧最高奖“杏花奖”、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表演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其独特的晋剧绝活帽翅功、髯口功在戏曲舞台上更是独领风骚,荣获首届戏剧绝活节目“优秀表演奖”,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欢乐英雄”、“戏曲教学”等舞台。这时的凌云成熟大气,谈笑间流露出的满是不屈的信念和执着追求,但眼明人却觉察他眼中心底的那缕忧思?!
而当你真正走近他,再深入地了解他,就能体会到他于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中,是怎样踏实践行其投身戏剧、粉墨一生的意义和使命。即而,我们也才能以润物细无声地美好,从凌云的身上感受他那种与生俱来的本性至善和和谐之美,诠释他生于德行高尚的名门之家、享誉三晋的将门虎子,忧思的背后承载了怎样的使命一路走来,将父辈的旗帜飘扬到更高更远!
梨园世家育骄子
儿时的凌云特别调皮,但身为演员的父亲仔细观察后发现,儿子嗓音清脆,悟性高,模仿力强,是个学戏的好苗子。因此从8岁起就让他开始练功学戏。但贪玩的凌云怕吃苦不想学,经常遭到严父的棍棒教训。父亲说:“人生在世,必得有一技之长,要么学习要么练功,要么就去讨饭了。”然后就是一根木棍重重地摔在地上。慑于父亲的威严,凌云只能咬紧牙关开始了他的学戏生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12岁时,他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剧团,正式踏上戏曲演艺之路。
命运似乎特别垂青这个有着极高戏剧天赋的男儿,三十多年舞台生涯,凌云在继承父辈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他汲众家所长,百川汇海为己所用,吹拉弹唱,唱念做打,其戏路之宽在晋剧演员中当属翘楚,被誉“三晋男梅第一枝”。
如今的凌云,是国家一级演员、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副院长。是拥有太原市政协常委、市民盟副主委、太原市民盟文化支部主委、太原市青联副主席、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剧协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山西省青联常委、太原市剧协副主席、山西省青联艺术团副秘书长、太原市民盟艺术团常务副团长、太原市青联艺术团常务副团长、太原市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优秀专家等众多头衔的名人大腕儿。可与他共处,你却常会忘记这些,觉得你认识的这个凌云只是一个真诚、宽厚、聪慧、幽默的邻家小伙儿。当中国戏剧第二十五届戏剧梅花奖大赛在山西太原拉开帷幕,当组委会专家评委随团下乡慰问群众演出时,凌云现编现演现场主持:二十五届梅花奖,来到咱们古晋阳,二十台戏一齐上,大红灯笼首开场,多个剧种大家唱,山西观众耳福享,专家评戏心明亮,公平公正好周详……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评委都惊讶了,这不是凌云吗?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梅花奖演员,怎么做起了接待工作,所演剧目又是为同行史佳花冲刺“二度梅”充当绿叶?
![[转载]名门之后话凌云 [转载]名门之后话凌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听此疑问,惯有的微笑即在凌云帅气的脸上重现。三国大江湖“瑜亮相争”,晋剧小江湖却得有瑜有亮还有其它,这才是一个繁荣和谐的艺术百花园嘛!凌云话不多,但这字字箴言却回答了长期以来艺术圈一个复杂的难题。谁言艺术圈艺人相轻?谁道神马即浮云?附着在凌云身上——梅花香雪海,俏也不争春的那份高贵,即能让眼明人看到这来自梨园名门之家传渊源吧!“演绎人生武孝文忠家传凌云志,戏里春秋君慧臣贞笑看春梅红。”中国剧协主席董伟在武忠、阎慧贞先生舞台生涯五十年所题词句,今天读来更让人感慨多多。这个家里不仅培养出凌云这样优秀的艺人,更让圈里多了位德行高尚的艺术家。
时代弄潮数今人
戏曲舞台中的技巧绝活非常多,髯口功、帽翅功、耍牙、马鞭、靴子、袍子等等,武凌云可以说是样样精通,信手拈来。不仅如此,他在对外交流演出时,还研习和借鉴外来剧种,把河北梆子中的演技和评剧的唱腔、越剧的柔美、川剧的变脸等戏剧精髓进行整合,再融入到晋剧的表演技巧中,所以他的舞台呈现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背离根本,而是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最大化地达到资源共享。
“前山之路是戏,教我以使命,教我在社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身践行;后山之路是信仰,假我以羽翼,教我在自然人格中超越,心灵在戏剧天地里遨游。”三十春秋之戏剧路上,凌云始终坚持“演人不演戏”的艺术信仰,不让自己成为“戏奴”。他在传统戏《徐策跑城》中演徐策时,就把自己当成了白发苍苍的徐策,使自身与角色高度契合,浑然一体,让角色有了真实的艺术生命,进入了演员演戏的最佳状态;他演关羽时,既有英雄之奇又具常人之俗,是观众心中恩怨分明、信誉卓著的“活武圣”。戏剧传统
“以歌舞演故事”的表现方式,在凌云这里进行多方位合成后,就成了独属于他的“故事”,这“故事”的每一段成功,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戏曲舞台上年富力强、学有专攻的才俊之士。因此,连续几年,他被邀走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舞台,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认可。在太原市建城2500年庆典之际,山西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过卫星频道推出武凌云演的关羽形象,舞台上的演员导游向世界介绍被国民神话了的“武圣”形象,满足了观众对武圣的尊崇之心,收到了良好社会效应。在晋剧现代戏、电视表演等方面他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都市警官》中英武帅气的警官,《风雨行宫》中铁汉柔情的多尔衮,电视连续剧《喜耕田的故事》中正直的纪检书记,梅花版传统戏《打金枝》中跨行当的花脸形象郭子仪,新编民国戏《大红灯笼》中的晋商老爷等等,一个个迥然不同的舞台形象让观众看到了凌云的真正实力。“志存高远冲霄汉,壮志凌云响九天。”当初凌云父母为儿子取名之寓意,到今天真让人看到了实效。
![[转载]名门之后话凌云 [转载]名门之后话凌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流光一闪三十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凌云这朵晋剧沃土上盛开的惟一“男梅”,其枝干已纵深在沉默的泥土中扎根延伸,而生命的不断成长中,给予凌云的无数荣誉和光环,更将他内心的执着打磨得坚毅无悔,他不再怀疑是否真的可以用一生把儿时父辈的理想刻画成真,因为他预知里程不断需树碑。而精明的观众也从凌云和其他年轻的舞台栋梁身上认识到,能充分展示晋剧魅力,在民族传统文化弄潮中引领风尚的,还数凌云这些今朝戏剧人!
鲲鹏凌云任尔翔
多年来,凌云始终凝视着当前现实的现象,深入了解其底蕴,敏锐地抓住时代的脉博,并艺术地加以反映,为我所用。山西的梆子戏,晋剧、蒲剧等都高亢嘹亮,很费嗓子,这不仅会影响演员的艺术寿命,而且观众在欣赏时有时也会有疲劳感。
凌云提出——让艺术轻松起来。他开始研学演唱山西原生态民歌,都说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是属于那种越土越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是生活中的歌,但形式上是始发与大自然的声音,声嘶力竭。凌云对此的认识是,土也不能土得掉渣,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把渣子抖一抖,稍微加工一下,使其更加优美动听。他在演唱时,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加入了戏曲的元素,并且把方言土音更加艺术化,让其艺术风格在唱腔上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凌云原生态唱腔,获得专家好评。他演唱的一首原生态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其发自内心的唱腔与自如的表演形式深受三晋戏迷的喜爱,说他的唱又是民歌,又有戏曲味,还有蒙古味,因此被喜爱他的观众称为“山西的腾格尔”。在戏曲界,能跨曲种、跨行当、与歌唱界明星大腕相提并论的,惟凌云这当今三晋戏曲舞台上的多面手!
人称“山西的腾格尔:
凌云每年有200多天时间都带着太原市实验晋剧团到城乡农村给老百姓演戏。这使他在把欢乐带给群众的同时,又进一步积累了素材,增加了阅历和修养。比如说,在乡下演出时碰到哪家婚丧嫁娶,他都会仔细观察,认真钻研,把学到的民间艺术惟妙惟肖融到了晋剧的表演之中。他说,演员演戏不能为得奖而演戏,应该用得奖的作品来回报观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凌云明白,他是一个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个院团的领导人,是一个出身梨园世家的晋剧传承人,还是政协常委,多重身份使他常常反思:戏曲如果总是一成不变,观众就会审美疲劳,这就很难在娱乐多元化的时代驻足,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这是当前戏剧人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应该借着山西建设文化强省的劲风,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山西这块沃土上打造我们晋剧的品牌。
在繁华浮躁的当代社会中,武凌云困惑过、也风光过,但他更是永远执着着。今天,他能静下心来专心搞艺术实在是难能可贵。按说他遇到过许许多多触电走红、一夜成名的良机和名师,但是他更忠于自己,捍卫晋剧艺术,并以孝字当头,子承父业为一生的追求,传承和发扬光大了晋剧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爱人国家一级演员王春梅,曾在“梨园春”舞台上荣获“擂响中国第二届梨园春全国专业戏曲演员擂台赛”金奖,这对小夫妻一如当年的梨园父母,都是珠联璧合的优秀演员,都在做着一份自己热爱并被观众认可的艺术事业。凌云的儿子现在大学学习音乐,凌云笑说,梨园之家要全面发展,儿子得弥补这个家里音乐的空白项。
父母子媳,一家四口一台戏,四个国家一级演员!
多年的执着奋斗,凌云有了很多荣誉:中国文联心连心艺术团表彰奖、山西盛大文化活动成绩显著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个人一等功,山西省跨世纪杰出优秀青年、山西省跨世纪杰出戏曲之星、山西省文化厅先进个人、太原市跨世纪优秀杰出人才、太原市新长征突击手三连冠、太原市青年五四奖章太原市记一等功、十大杰出青年等,数不胜数。
艺术需要积累,包括时间的积累,舞台感觉是一种从艺术到人生的感悟。这是年过不惑的凌云悟语。在这方戏剧舞台上,他没有辜负父母及老师们的期望,不仅在表演上增长了阅历和修养,同时他的感悟、经验也在沧桑岁月中逐步形成。他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在继承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吸收众家所长,为己所用,闯出一条新路,唱出他自己。
但愿千心万心,有感有悟,性悟所在,努力所在,都是以凌云之名给自己打造的一世华丽豪迈的梦想,让生命境界在戏剧天地间化为鲲鹏,任这位梨园骄子畅意遨翔……
刊于《中国戏剧》2011年12月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