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之记住那些历史年代和事件《之四》

标签:
杂谈 |
分类: 榆邑清虚 |
1958年建成了大同街立交桥。
1981年建成了小西关立交桥。
1985年完成了大同街立交桥的改造工程。
1983年建成西顺城街立交桥。
1988年完成了对锦纶路立交桥的改造工程。将原桥由九米加宽至二十三米。
从1994年——1996年连续完成了正太街立交桥(203),迎宾路立交桥(204),安宁街立交桥(205),粮店街立交桥(202)的建设。其中安宁街立交桥为当时全省最大的铁路,公路立交桥。粮店街立交桥的建设资金主要是耒自广大市民的捐款。这八座立交桥的建成,基本解决了榆次市区长期以来被铁路分割,交通不畅的问题。
六十年代在原西门一带建成了榆次苐一座公园,后定名为“儿童公园”。
榆次市花为月季花。
榆次市树为中国槐。
排水——解放初期,市区排水主要靠旧称“天一渠”的W字型黄龙冮。蚊蝇孳生,臭气弥漫。1958年市委市政府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将黄龙江改造成地下排水总管道,到1995年排水总管道为116公里。
公共交通——1968年榆次市有了第一辆公共汽车。从此结束了靠人力车做交通工具的历史。1972年榆次成立了公交公司,当时有六辆公共汽车,跑五条线路。
供水——建国初期榆次没有供水设施。1956年成立自耒水厂,也仅有一座露天供水站,日均供水236吨。
供热——市区供热始于1986年是山西省集中供热最早的城市。
供气——榆次于1987年成立“榆次液化石油气公司”供居民液化气5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