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成长的老师》读后感
(2022-09-24 18:10:25)分类: 读后感 |
暑假中有幸阅读了王维审老师的《做一个会成长的老师》一书,王老师写的书让我觉得真实,接地气,完全没有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书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做一个愿意成长的老师,二是做一个懂得成长策略和路径的老师。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手教师来说,这本书可谓是及时雨。
这本书一共五个章节,按照教师专业成长的顺序所写,一名教师首先得先确立专业的理想,是一个从明师走向良师的过程,其次实践、阅读、写作是我们通往专业的路径,最后通过研究的实施与突围达到最终目的。在行文中,王老师善于利用教育叙述中举例子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这些自己或者是他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分析一些教育案例,尤其是分析一些教师在教育中遇到的教育困惑部分,对于我来说也是思想上的一种点播。
其中第二章教师专业实践的理解与改进让我收获颇多。教师是一门专门的职业,我们是专业技术人员,从师范学校的专业培训到入职后的继续教育,小到一道题目的讲解大到一节公开课的展开,这些都是通过专业培训后的我们才能完成的专业的事情,但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是人人都能当老师,人人都能对老师评头论足。我们离专业到底还有多少距离呢?王老师告诉我了我们答案,教师走向专业的第一步有三点:专业意志、专业理想、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意识的不足使得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成为一种奢侈品,这就需要理想的召唤,理念的指引和知识的支撑。我们从小就被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很多人会回答长大了想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等我们真的当上教师以后,我们梦想又变成什么了呢?是碌碌无为的每天重复劳动吗?曾经的一腔热血如今还存在吗?所以这时我们的人生梦想应该转变为职业理想,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是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状态的预设与期待,是对美好专业图景的构想与展望。认知决定行动,行动产生后果,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永远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态去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用实践性知识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阅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忙碌,很多教师把阅读看似无用的活动,而事实上,阅读不仅不会为疲倦着添乱,反而可以拯救我们忙碌的精神生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解释情绪,把一天工作中的烦恼压抑在阅读的过程中排解掉。阅读还可以寻找到工作中疑惑的答案,阅读可以重构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并强有力地改变一个人的现实世界。那么如何把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呢?我想自己需要给自己罗列出阅读清单并且做好做计划,多久以内要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学校定期举办的读书交流会和假期中阅读活动也会推动我们进行阅读。总之,阅读是有影响的,在对比中反思自己,阅读有改变,在行动中提高自己,阅读有创造,在生成中重新发现自己。
正如王老师所说“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自己的样子,每个人的成长也没有什么可供遵循的法则。”但我相信王老师提出的理想、实践、阅读、写作和研究,这些关键词所表达的,是我们走向成长终点不可缺少的,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