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2022-05-18 09:36:06)分类: 心得体会 |
“双减”政策的出台,明确要求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对于数学学科来说,作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较多,使得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踹不过气,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泛味;另一方面是指布置的作业难度较大,特别是学困生,在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较难的作业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教师一味追求所有学生齐头并进是不科学合理的。
教师设计的作业还是让学生机械刷题,生搬硬套数学知识解题,缺少变式练习,大多是把单元内重难点题型、易错题等整理在一起。这些作业题目的来源取材于市面上良莠不齐的现成教辅资料,以统一的书面作业为主,未必适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多数学生,教师的作业往往不进行分层作业,对学困生来说,作业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容易消退自己对数学作业的热情和对数学学习的热爱。而对于学有能力的学生往往需要一些创新实践类作业、或是数学科普阅读作业等等来提升自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学生选择和完成数学作业多是依赖于教师或家长在作业内容布置中起主导作用的发挥,处于被动状态。总的来说,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可以成为作业设计的另一主体。
前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下)
后一篇: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