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家厨房的油“哈”了吗?

(2012-03-08 15:24:21)
标签:

食用油

营养

健康

保健

食品安全

油“哈”了

杂谈

分类: 基本营养常识
“哈”了,是北方对放久了产生异味的油的描述。“哈”了,也表示油已经被氧化。什么样的油或者食物容易“哈”呢? 吃“哈”了的东西又有什么后果呢? 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吃到“哈”了的东西呢?请看下文。

什么样的油或者食物容易“哈”呢?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最容易“哈”,就是不饱和脂肪酸里的不饱和化学键是活跃的,容易与氧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氧化反应。 所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各种植物油,鱼油,各类坚果,和全麦面粉很容易“哈”,放在厨房里几个月就“哈”了。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橄榄油,花生油,和菜籽油,比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相对不容易“哈”一些,不过一般一年之后也就“哈”了。 而固体脂肪,比如猪油,黄油,植物黄油(反式脂肪)则最不容易“哈”。这也是植物黄油(反式脂肪)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饼干的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样超市货架上的饼干的保质期就可以更长一些了。

吃“哈”了的东西又有什么后果呢?

您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花生放了些日子不吃,再吃就有股味儿。不吃吧,浪费了。于是将就地就把剩下的花生吃掉了。 超市里的食用油买一送一,又多又便宜,买回家屯着,反正都得吃。 这样看起来是节约会过日子,其实你省下了点儿小钱,却埋下了健康的隐患。 为什么呢?

“哈”掉了的东西,不管是油还是坚果,都已经失去了营养价值。 当然,他们每克9千卡的热量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他们本身含有的营养素,比如各种维生素,都已经流失了。 营养流失并不是最糟糕的,糟糕的是这些被氧化的了的油脂被人体吸收之后,在人体内继续进行一连串的氧化反应,进而使你的身体容易发炎,老化,并且提高了得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既然“哈”掉的东西这么糟糕,植物油又那么容易哈,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吃植物油,改回吃猪油呢? 不是的。 新鲜的植物油还是比动物脂肪健康的。 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几点,就可以避免吃“哈”了的东西,又不浪费。

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吃到“哈”了的东西呢?

  • 在采购油,坚果,和全麦面粉的时候,我们尽量买小量的。虽然买大瓶大桶的油会便宜一些,但是我们一次只要买够一家人吃一两个月的油就够了。 坚果和全麦面粉也是一样,一次顶多买够一两个月内能吃完的量。 想想,买了太多的东西,放久了变“哈”了还得扔掉,不是更浪费吗? 另外,超市促销的的东西都要注意看看生产日期。 还有,如果你买了一大桶的食用油,在用油的过程中,桶里的油越来越少,空气越来越多,其中的氧气也是越来越多,氧化反应也发生地越来越快。如果你买的是小瓶的食用油,一瓶油可以在氧化反应还没怎么猖獗的时候就被用完。


  • 东西买回家之后,要把它们放在阴暗低温的地方,因为阳光和高温都会加速油脂的氧化反应。冰箱是最符合“阴暗”和“低温”这两个条件的。如果是南方的冬天,室内温度很低的话,放在远离灶台的柜子里也是可以的。 这时您也许会觉得好麻烦哦,炒个菜还得跑去冰箱拿油出来。 其实您可以倒出少量的油放在不透明的小油壶里,(比如不锈钢的小油壶),放在炒菜是方便拿到的地方,几天一个礼拜用完了小油壶里的油再装新的。 这样,您就将食用油的氧化反应控制到了最低程度。其实,这也不麻烦,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是对生活质量的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