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说课稿

(2013-09-11 14:04:23)
分类: 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说课稿

岔河中心小学  王亚男

这节课我讲得是新人教版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解决问题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加、减法。我这节课包括的内容是:数数、读数、写数、组成以及比较大小。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注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注重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

1、创设故事情境复习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过程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复习整理的能力。

2、利用百数图,探究其中的规律,渗透坐标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多种方式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这节课的流程如下:

首先,我创设了一个喜羊羊救美羊羊的故事情境。利用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第一关,摸石头过河,让学生对数进行先估再数的过程。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关注有序思考模式的形成。通过学生估数的过程,帮助学生对数在整体上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通过数数让学生掌握数数的各种方法,有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地数和倒着数。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多种数数的方法。

第二关,与数同行。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数——读数——写数——拨数——组成,这个整个过程,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最后通过做练习来巩固知识的运用。

课前学生填百数图,让学生把这些数字归纳一起,课上通过百数图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完成喜羊羊去狼堡的路线游戏,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学知识,用知识的过程。

第三关,开门比较。这个环节就是通过和老师比较数的大小的游戏,来找出比较的方法,从十位上比,从个位上比。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学会运用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结果。通过在活动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最后,小结中,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救美羊羊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我想让他们在学完后,还要学会总结,学会反思的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以玩为主,所以我注意到数学课上应注意到孩子的情感问题,我通过提问,“你在救美羊羊的过程中,在什么地方感到了快乐?”他感到快乐的地方,就是他学习最认真的地方,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最后的游戏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并让学生在快乐中结束一节课。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之处:

1、 创设故事情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一个故事情境把整堂课连贯在一起,学生处处都能感到故事的存在。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2、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利用“百数图“展开了复习。首先让学生复习了写数和读数。接着,教师以这些数作为复习基点,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积淀,引导回忆,展开梳理,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相互交流,使零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习材料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面向全体,查漏补缺。

3、构建知识体系,寓教于乐。

整堂课就是一个活动的过程,知识运用的过程,积累数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例如第一关数数环节涵盖了多种数数方法的整理归纳,数数方法的优化等等。学生能够根据石头图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这就是学习的能力,应用的能力。

本节课的最后,教师通过将每一关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相应的板书,将复习内容整合到一起,形成知识结构,让学生明确复习课的重难点。 例如,我让学生说一说在救美羊羊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给予补充,并进行板书,数数、读数、写数、组成、比较大小。

4、百数图的应用,既是应用也是探究的开始

本节课对百数图的运用只是一个起点,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让学生爱上百数图,会观察百数图,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如猜数环节,通过老师不同程度的描述,学生进行思考,最终猜出数字,体现逼近的数学思想;如把数送回家,先让学生观察百数图,通过思考,找出百数图的规律,帮每个数字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再通过圈出个位是3的数和比93大的数,初步渗透了坐标思想。

反思不足之处:

1、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好。需要进一步在课堂中进行培养。

2、             没有设计拓展性、拔高性的问题,一方面是考虑基础复习,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学生课堂是否能够解决,这是问题也是遗憾,期待下一次的课堂有拓展的精彩。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