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解析

(2012-08-16 10:17:32)
标签: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

乘法

探索

主体性

教育

分类: 教材解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解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例1及“做一做”, 教材第49页。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解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五、教学实施的思考。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1、教材精心选择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例题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145×12的具体步骤,知道应先算145×2,再算145×10,注意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相加便得结果,这样列竖式算比较方便。

3、多项计算技能交互使用。对于如何计算145×12,教材展示了口算、笔算、用计算器算等多项计算技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1下面的“做一做”是 基本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以巩固。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时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是: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五、教学实施的思考。


基于以上的教材解析及学情分析,我认为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笔算乘法的认知结构。

本课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想一想列竖式后,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方便合理,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乘法笔算的计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笔算乘法的良好认知结构。

2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汇报交流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其中之一是应用本学期学习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以上便是我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的教材解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