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会正确动作的内在身体感觉

(2014-03-20 13:24:22)
标签:

杂谈

    挥杆动作是高尔夫中的“形”,身体各部分怎么配合协调发力就是“意”。“意”看不到,是内功。学武术,学体育,可以先练“形”,再去会“意”,最终达到以“意”领“形”,形意合一。“意”的最终领会,需要通过训练把正确动作的正确感觉提供给大脑,熟悉并体会。

    中年学球,高尔夫是个身体大脑没经历过的新鲜事物,生活中已经熟悉的各种“意”和挥杆中的感觉并不相符。中年人对新东西会习惯的问个“魏蜀吴?”,一个优秀的高尔夫教练要想出各种有针对性的类比(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动作),心理暗示和训练方法让学员得到这些正确感觉,并熟悉和稳固这些感觉。

     几年前有段时间跟教练John聊球。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80岁,从教练岗位上退下了10多年了。跟他更多的是闲聊(唠嗑,侃大山,打屁,編闲传,嘎三胡。。。),讲他上世纪50,60年代在Harding公园学球,打球,教球的往事,间或讲讲握杆,占位,挥杆。这些看似闲聊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在打球各种情况下身体各部分需要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通过什么样的练习可以体会的到。我当时是囫囵吞枣,现在在练球过程中,慢慢反刍,细细咀嚼。跟他每个星期二上午练习场相处,还有很多趣事,有空再写。

     体会感觉,除了优秀教练指导外,器械中镜子(对静态)和高速摄影(对动态)最有效。它们可以很好的把动作和身体感觉关联起来。如果没有这套反馈系统,感觉经常会骗人,形和意非但不能合一,反而背道而驰。大家都看PGA比赛,满脑子都是职业高手的挥杆,没看到自己的挥杆前,脑子里很容易把自己的挥杆想象成职业球员的挥杆,但是在看过自己挥杆的录像后,才发现“喔靠,这是我吗?这是我见过的最丑的挥杆。”想象一下我们自己扣着耳机听明星的歌,自己跟着唱,容易觉得自己唱的是天籁之音,但真实歌唱的咋样,你问问旁边的人,或录个音就知道了。

    现在美国一些高尔夫教练,高尔夫电视节目都开始接受球友上传挥杆视频,然后帮你分析动作,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但还是有些隔靴搔痒,他能告诉你什么动作正确,但无法告诉你做出正确动作时,身体各部分的感觉。要有正确感觉,要先知道啥是正确感觉,这还是要靠一些特定的训练和好的教练。Golf Channel里Michael Breed的Golf Fix节目,就是个讲感觉,讲训练法的好节目。遗憾的是,国内还没有翻译版。另外Golf Digest里每期有个专栏,请著名球手讲感觉,叫“steal my feeling”也是我每期必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