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过年记忆 ——致自己
儿时的过年记忆
http://s2/mw690/002VLMUfzy77zobM9e901&690
年是过了不少,但总感觉越来越淡,其中还少了些什么!时至今日虽说,在北京看窗外众多的高楼、不息的车流好不热闹,还时不时的给你来个雾霾填些烦恼。但对于发展的今天,每个人对于过年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已进入了数九寒冬的日子,又到了思乡归家月份。也许现在的一切并非自己内心最想要的,但在自己思绪深处那个儿时过年的记忆才是深藏的一种幸福!
记得儿时,姥姥每到快过年时给我唱的歌谣,对于当时的自己总是懵懵懂懂的,一个傻笑就带过了一切!
http://s6/mw690/002VLMUfzy77zlwK2uVb5&690
http://s2/mw690/002VLMUfzy77zlxQDqV31&690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扭……“
那时还真的不知道老婆是何许人也,记得最清楚的到是后面话里的那些好吃的和可以开心的疯玩一番!
玩:
http://s12/mw690/002VLMUfzy77zm4jpxxab&690
http://s12/mw690/002VLMUfzy77zmyZDejcb&690
http://s12/mw690/002VLMUfzy77zm66rGz6b&690
http://s2/mw690/002VLMUfzy77zmhbPoJ01&690
如今春节放炮就像在烧钱,一组花炮没有个3、4百都下不来,5分钟就结束战斗了。不像小时候,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几个钢镚儿,几个人凑上1毛多钱,买最小的一包100响的浏阳鞭炮。可不敢一挂放了,只是小心的拆散每人分上一点儿 ,一个个的放能玩很久。要是赶上谁家放了整挂鞭或有了臭捻的鞭炮,一群半大的孩子都会等一会,确定没有再炸的鞭炮了,就快速包围过去找哪些没有炸响的鞭炮,就算鞭炮的捻(引信)炸没了,也有招儿。一掰,倒出火药,来个大呲花。那时候的鞭炮价格便宜,威力也小很多,重要的是更安全些。而哪些摔炮都是些80后的小屁孩爱玩的了,没啥惊险与刺激的含量在里面(个人理解)。不太爱玩了,那时候我们可以把鞭炮玩出花来。
吃:
http://s5/bmiddle/002VLMUfzy77zmjvzYU04&690
现在说方便面是垃圾食品,而我们小的时候可是难得的美食(好像是绿袋龙潭的),在当时本来就不是平时轻易吃到的东西,买都不太好买。哪像现在,网上购物一键搞定。毕竟那也是生活稍好一些的时候才出现的。另一个,如今可能你也总能看到周边有什么黄太吉等煎饼品牌了。吃煎饼算是个稀松平常的事情吧!而我小时候,吃上个煎饼(当时路边快餐的高端产品)就像如今吃哈根达斯冰激凌一般,起初是要粮票的而且最好自带鸡蛋(便宜),你要看到小孩手里拿个鸡蛋出门,多是去摊煎饼的。
http://s5/mw690/002VLMUfzy77zn2DROs54&690
在那个物资匮乏,连买个瓜子都要限时间、限量、还凭票的年代里,真的没有天天的大鱼大肉,有的就是期盼过年的那桌,在当时称的上丰盛的年夜饭。如今几乎天天见的鸡鸭鱼肉,那时都是团圆饭里的硬菜。平时做菜放肉的机会就很少,而且不像现在选肉都要瘦的,那时专挑肥肉来买,毕竟每家的烹调油比较少的。那时买粮油副食,都去粮店或合作社买散装的。而那时售货员架子不比现在的一些公务员小。那是小粮铲在手,看你两眼你都抖三抖啊!
http://s8/mw690/002VLMUfzy77zn17a2be7&690
到了春节前,我一定会和妈妈一起去崇文菜市场置办些年货(买些活鸡、西装鸡、鸭、舟山带鱼啥的)。总感觉人比带鱼多,那是天冷人又多,总是人声鼎沸的状态。主要是买完年货,在回去的路上妈妈会奖励一串糖葫芦或是自行车条做签子的新疆羊肉串,1毛5-2毛一串,也只能吃个2-3串解解馋了。
儿时的小吃或零嘴,我最爱吃的是姥姥做的炸排叉和糖馒头。现在很难尝到和姥姥做的相近的了。也许是在心里对姥姥的思念。
时过近迁,转眼已经不是孩童时代的我,而儿时的过年记忆!也已是那么遥远,但又那么记忆深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