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敏感,还是不敏感,这是个问题(下)

(2013-12-04 08:41:52)
分类: 境外生活

接着说故事。

 

故事一发生在十几年前,新加坡某国会议员的一次关于外国劳工的失言引起反弹。

因为年代久远,我已经记不得事件始末了。只记得这位华人议员用“黑压压的一片”来形容自己在新加坡的“小印度”街区看到很多印度劳工聚在一起的情景。

本来“黑压压”在华语中就是单纯形容人多的(相似的词语还有“乌泱乌泱”的),谁叫咱华人都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呢。可是不幸的是,印度人不仅头发黑,皮肤也是黑的。这样用“黑压压”来形容印度劳工就有种族歧视之嫌疑了。

这件事好像以该议员的黯然下台为结束。

 

故事二发生在2012年,当事人是中国学生孙旭。

孙旭2003年获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到当地读中三,兩年后考入萊佛士初级学院(新加坡最好的初级学院之一),之后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大二时他兩度登上系主任优秀生榜,事发时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

某日他通过国内社交网站说:“最烦的就是新加坡那些不小心碰一下就在那边瞪着你或者嘴里絮絮叨叨的中年老瘪三了,在新加坡狗比人多啊!”

这段言论迅速在新加坡网络上被转载,并引起一片骂声。很多人说孙旭花新加坡纳税人的钱来读书,却反过来侮辱新加坡人,是“忘恩负义”的行为,要求国大将之开除并取消其奖学金。英国BBC也就此事发文分析称,该言论引起的骚动反映出新加坡本地人对中国大陆移民来新“抢夺资源”的警惕。

孙旭后来解释称“只是在网络上发牢骚,不认为是什么严重的事情(还不严重?也太不敏感了),已经删除言论”。之后他又通过“面簿”(Face book)网站发表中英文留言道歉。

随着反对声浪越来越大,孙旭几天后到中国使馆求助。使馆要求他向新加坡各方道歉,并要求他在国大听证会上实事求是陈述事情经过,做深刻的反省和检讨,尊重校方作出的决定。

最后,国大纪律委员会裁决孙旭违反大学学生操守,罚款3000元,并履行三个月的社区服务,最后一个学期的8200元奖学金也被中止(此类本科奖学金包括学费和住宿,总值每年十万人民币左右)。

有人为新加坡政府算过账,从长期吸引外国人才的角度看,提供这种奖学金并不完全是赔本买卖。除去中国政府在小学初中的投入(这些中国学生一般都是读到高一、二年级才到新加坡来从中三读起,以便跟上此地的英文水平),新加坡政府投入的只是后半部分,那么这些学生在这里求学八年,毕业后根据合约规定在新加坡公司工作六年(工作须自己找,后来好像孙旭找工作也有些麻烦),他们的整个青年时期都在新加坡度过,融入这个社会,成为新一代移民并扎下根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但新加坡的老百姓不会这么算。眼看这些年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屋价和物价越来越高,交通也越来越拥挤,他们心中已经积蓄了许多不满,甚至有了排外情绪。加之孔庆东之前在骂香港人是狗的同时还说新加坡人“贱”,这时的一句“新加坡狗比人多”,不激起轩然大波才怪呢!

 

故事三发生在2013年,这次惹出麻烦的是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的某助理署长张艾美。

因为马来邻居在组屋楼下举行婚礼多天,感到不耐烦的张艾美在“面簿”上发牢骚说:“这类婚礼只需50元就能办妥,如果举行一场‘真正的婚礼’,本地离婚率或许就不会那么高。”

很快有人把该网页制成图片上传到网上论坛,在短短一天内,“职总高级职员歧视马来族”的消息不胫而走(据说多是华人在对此事件穷追猛打),同时某退休警探还为此事向警方报案(近半年后,她收到警方的严厉警告)。

虽然张艾美很快删除该言论并道歉,但最终还是付出了代价——职总在24小时内解雇了她。职总秘书长声明说,职总不接受职员进行种族攻击,对这样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同时,总理李显龙和多名部长也针对此事在个人面簿上留言批评。

(有不同意见说在当事者已经道歉的情况下,这种火速开除之举只是出于巩固“政治正确”的意识,传达出当局对种族歧视零容忍的信息;但是,当局是否低估了马来社群的胸襟,是否假设马来社群需要依赖严厉的惩罚来维护种族尊严?)

但无论如何这也说明,经过1964年的种族暴乱,新加坡政府在种族和谐问题上始终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三个故事讲完,你可能不得不同意我的第三条原则了:在公开场合(包括网络上)发表涉及到民族问题和国家问题的言论,对人对己都必须保持高度敏感。

 

 

最后附新加坡某部长对此事发表的留言,本人对此深有体会并非常赞同。

他说,回教堂扩音器播放的祈祷声、焚烧祭品(华人常常在路边为死去的亲人烧纸)、在组屋底层举办葬礼和婚宴等,都是国人生活和本地景观的一部分。“确实有不少活动似乎是侵犯个人空间,有人因此写信投诉,但我们懂得取舍。多数人与此并存,也为拥有丰富的习俗背景感到自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