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
(2023-12-28 21:58:36)学习体会
郑永平
今天上午收看了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甄占民所做的《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专题报告,使我对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全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对作为关工人、网宣员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中应该主动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有了进一步认识。
甄占民副院长在报告中,重点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五个显著特点——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必由之路,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个结合的四方面内涵——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的道路,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这一点给我很大启示。作为关工人,尤其是网宣员,我觉得首先要学习好、深刻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多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地把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在生活中,我深深感觉到现在的孩子们、年轻人普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太少,也没有兴趣学习,也就谈不上文化自信,他们中有很多年轻人和孩子都是迷恋西方的文化。这种状况让我们很担忧,他们如何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作为关工人、尤其是网宣员,我们要主动的、有意识的通过多种途径,运用青少年喜欢的、愿意接受的语言与方式,用接地气的方式,比如用一些通俗生动的语言,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影像的方式,介绍央视一些推介传统文化的栏目、经典的人物与故事等等,结合实际,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能够接受,愿意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像现在中央电视台有好几个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栏目,如《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国宝档案》,《文明之旅》《走遍中国》《探索发现》《百家讲堂》等等,可以积极推荐给青少年收看,当然青少年功课紧,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看,我们可以自己先了解重点推荐,也可以自己加工精选、摘编里面的精华,学习做短视频浓缩以后推介给他们学习。作为社会,作为关工人,要自觉给青少年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他们在传统文化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锤炼品格,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本文写于2023年9月12日,被离退休处党委选送至中组部离退休干部局。)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