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校区退休干部党支部申报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2023-11-23 17:05:00)
湘雅校区退休干部党支部是2020年9月由原湘雅退休厅级干部党支部与离退休处党委退休干部第二党支部合并组建而成,高龄党员多、老党员多。16名党员中,70岁以上党员11人,占69%,其中80岁以上6人,60年以上党龄的4人,5人党龄超50年。两年来,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和学校与离退休处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建设了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党支部。
一、党支部坚强有力,党员组织观念强
支部班子健全,分工合作。5名支委中,4人是厅、处级干部,3人有50年以上党龄。支委党性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任何时候都能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支委会工作、学习制度坚持好,上情下达、民主协商好。每学期支委会不少于4次。支部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总结、有报道。
针对党员实际,支部将落实党员关怀机制作为一项暖人心、聚人心的重要工作,2022年9月制定了慰问高龄党员、住院党员的办法。看望、慰问高龄党员、住院党员、长住北京党员10人次。书记、副书记经常主动询问他们身体状况、是否有困难等,在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多次电话问候高龄、感染症状较重的党员情况。副书记彭兴华对90岁以上党员坚持送学上门,营造了和谐温暖、人心向上的氛围。
支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比率高,按时足数缴纳党费。尤其是几位高龄、党龄长的老党员组织观念非常强,总是克服困难尽可能参加,即便是“90”后的何鸿恩、梁锦祥(直到住进养老院)出门很困难,也由家人陪同参加民主评议等重要党组织生活,老党员杨福林住得很远,倒公交往返需3个多小时,从不迟到。支委于和尤先后腿受伤,心脏病安装起搏器住院,就瘸着腿或者刚出院就带着虚弱的身体参加老骥伏枥大讲堂。
二、党员学习教育经常,形式多样效果好
党支部重视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主动及时关注党中央最新精神, “三会一课”落实。例如认真组织17名党员无一例外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很多党员还持续收看了后续的会议转播、三场记者会与新闻联播关于党的二十大的报道。党员们纷纷写出心得体会或即兴赋诗抒怀,支部及时收集党员们收看开幕会的实况照片与感言报送处党委,被离退休处微信公众号采用11条。支部及时召开支委会研究布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由书记与宣传委员就全会精神、要点上党课,并整理学习资料发给党员,还经常在微信群推送学习辅导资料。
支部注意适应网络时代特点,拓展党组织生活渠道,通过微信群加强与党员的联系沟通,重视线上“云”学习、“微”课堂,引导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支部成员都善于通过微信群及时转发各级党组织和学校、处党政的文件,推送权威信息以及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与学习辅导资料。支委李俊杰每次参加学校老骥伏枥大讲堂,都拍下讲课内容发到群里,还经常推送学习资料。
为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支部注重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共组织党员参观伟人、英烈故居与纪念馆5次,上党课5次,一名党员参加处党委的主讲微党课获好评,党员参加处党委举办的“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征文获二等奖。两年来,在离退休处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写出反映支部工作的报道17篇。
三、不忘党员义务,积极发光发热
支部委员带头、多名党员积极发挥优势,为离退休、关心下一代、社区服务等工作发光发热。刘昶成、彭兴华等多次参加学校、处党政老同志座谈会,为学校发展和老龄工作建言献策。朱健等党员积极组织和指导老同志开展门球赛、乒乓球等文体活动,丰富了老同志的文体生活,朱健还主动关心帮助住在老校区的两位孤寡退休老人,经常上门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与不方便。支部4名党员参与离退休处《回眸二十年——中南大学离退休工作实践与思考》编写, 15篇文章被收录,一名党员代表老同志在该书发行仪式上发言。委员郑永平担任湘雅校区关工委秘书,为关心下一代做了大量工作,两年里撰写材料、宣传报道、博文等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