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导获教育部征文最佳奖的体会

(2022-12-31 00:32:46)
标签:

教育

分类: 工作生活类
12月8日,从校关工委秘书群看到通知,我们校区药学院报送的征文《马王堆古尸的接力守护人》获得教育部最佳征文奖,心里真是高兴,一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我们校区总算没有剃光头,总算有一个作品获得最佳奖,虽然今年是自2019年开展读懂中国活动四年以来我们校区获奖数最少的一次。
回想这篇征文获奖,真是太不容易,凝聚了作者学生、被访五老罗学港教授和多位指导老师、其中还有胡凯教授、唐建华教授两位大咖的辛勤付出,真的是集大家的心血和力量。由于教育部对作者与指导老师报送名额的限制,在指导老师中没有我的名字。作为关工委办公室秘书,我已经习以为常,常常是要做这些替他人做嫁衣裳的事,但是只要看到学院或者参与者获奖,我由衷高兴。
作为实际的参与者,通过指导这篇文章的反反复复修改,最后在领导的授意下,大刀阔斧的修改直至定稿报送,我是有很多体会的,对自己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这篇征文之所以能在教育部数千篇征文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奖,我觉得首先是题材好,人物有故事。药学院选取的国家级教学名师罗学港教授作为被访五老,是非常有故事、有亮点的人物。罗教授职业生涯中一项重要的代表工作就是保护和研究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遗体,而马王堆西汉古尸的出土,是1972年轰动中外、众所周知的一件大事。出土50年,古尸历经数百万人次的参观和数次“搬家”的考验,依然完好无损,这无疑又是一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第二代守护人罗学港教授20年的艰辛探索,矢志奋斗,其中有很多值得探究的故事。但是,最开始学生写的征文标题是《且借往日明月,长照今后亭台》,不仅标题太普通毫无特色,看不出“五老”的特色,更致命的问题是文中两个主题,中心内容不突出。学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写古尸保护,一是写教书育人。同时,共话体现不够。在初审时,胡凯老师马上就抓住了核心点,将文章改名为《马王堆汉墓的接力守护人》,突出了故事的亮点、精华,一下子就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然后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了大调整,分成三个部分并重新拟定小标题:世界奇宝,接力守护;筚路蓝缕,不忘初心;夯实基础,薪火相传。三个部分都紧紧围绕古尸守护这一个主题,使中心突出,内容精彩纷呈。校区办副主任、药学院常务副主任彭林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彭林书记合校前一直在湖南医科大学党委办、宣传办工作,也是一支笔杆子。经过我们校区关工委三人反复指导,学生又修改过两次后,再次提交到学校评审,评委们提出了不少意见。胡老师考虑学生功课也紧,难以跳出框框,要我完成最后的报送修改。我仔细看过原文后,在网上又搜索了有关罗教授的新闻报道,以了解更全面、更深入、更立体,更好选择素材。后来为了核实一些素材,又冒昧请教了罗教授,没想到罗教授非常随和,不厌其烦,还送给我一本凝聚着他20年心血、由他领衔主编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保护》一书,真让我喜出望外。
其次,素材挖掘得好,大小标题亮眼。写完后,我没有把握,又发给了学校关工委副主任唐建华教授,唐校长很擅长有声有色讲故事,擅长写标题。这几年,经他指导的两篇征文都获得了教育部最佳奖。非常感谢唐校长的热心、用心指导。他说这么好一个题材,要把握好机会。第二天一大早就电话我,提出调整构思,调整素材。因为我当时有事情去不了校本部,唐校长就从上午一直专心致志改到下午7点多重新写了一篇,连中饭都是随便吃,也没有午休。经唐校长改后文章生动有趣多了,可读性强,特别是三个小标题出彩:初心助接棒;精心护国宝;爱心育传人。后来虽然征得罗教授和校区指导老师意见后,文中的内容还是以我改写的为主,但是开头与文章的三个小标题都采用了唐校长写的。
因为征文对字数有严格要求,要在2000字以内讲好故事,的确难度大。这里就要求要精选素材,文字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能浪费笔墨。要使人物丰满有特色,使故事精彩,就要有情节、有细节、语言文字要生动、形象,不能是概括性的语言。
改写这篇征文包括入选后征文演讲版确实让我花了不少时间,但我也从中收获了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