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7-09-22 09:21:54)

浅谈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众所周知,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严重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众多需要培养的能力当中,我认为学生的质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疑问,才能由被动变成主动,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小学生因其年龄特征,对问题把握不准,不知如何提问,问什么内容,或者更多的是不敢提问。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应该设法帮助学生培养起质疑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也是现今广大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当然,情境教学更是教师的一种技能,一种修养,需要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通常老师们比较善于在新课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而忽视了复习课和练习课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实际上,在复习课和练习课中适当使用情境教学,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听过这样一节课,是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综合练习课》。我自己也多次数学这一内容,每次都觉得内容过于枯燥、抽象,学习也觉得很累。而这位老师却出乎意料地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

“从家到学校,哥哥走完全程要20分钟,妹妹走完全程要30分钟。有一天,哥哥从学校往家走,妹妹从家往学校走,相遇时妹妹比哥哥多走240米。”

然后,老师提示: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有关正、反比例知识的数学问题。

学生有了具体数学信息,就不用枯燥地在头脑里搜索正、反比例的特点,以及各自的运用。而是直接在具体的材料中,直接选取相关的信息,分别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1、以上信息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2、以上信息中,哪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对以上两个问题都一一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前提。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才能对数学产生疑问,才有足够的勇气去质疑。老师可以:1、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或是练习课,教师都不必事无巨细地把所有问题都讲透,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得很全面,而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学生。教师讲得越少,学生思维的空间就越广。2、不必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回答不了,失去对课堂的掌控,从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应具备大教育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要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一堂课就能实现的。短期来看可能会影响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而长期来看,课堂上精彩的质疑、释疑的讨论过程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今后更好地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3、当然,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更应该用信任的目光,幽默的话语,亲切地肢体语言等去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善于质疑的勇气,从而逐步培养起喜欢质疑的好习惯。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人心理学角度看,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或者教材所呈现的知识都应该是有所疑问的,只是不知如何问,或者不敢问而已。所以当我们在讲完一个新的知识点后,问学生有没有疑问,学生往往是一片迷茫,不知所措,眼巴巴地看着老师,等待着答案的揭晓。那么教师应教给学生哪些质疑的方法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质疑:

1、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2、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处;

3、方法规律的结论处;

4、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

5、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既可以从正面提问,也可以从反面提问。

四、课后的质疑

课前、课中的质疑,是探索知识的过程,而课后的质疑,则是对旧知识的“否定”和提升,是哲学上的一种“扬弃”。由于理解水平的不同,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质疑的地方都不同,因此,应鼓励学生无论有什么问题,有多少问题都可以在课下进行质疑。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求疑途径,又跨越了时空的限制。

如在新课结束后或数学练习课上,我都会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这一环节的质疑,教师要注意:

1、控制提问者。质疑问难应面向全体,各层次学生都应兼顾,侧重于学困生的质疑。学困生的自卑感,迫使其即使不懂也不会问。如果教师不帮助其及时补救,问题越积越多,以后就更无从问起了。

2、教师还应控制学生提问的质量,要拓展、加深,又不可漫无边际,深不可测,偏离了教学的初衷。老师语言的及时切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学生的质疑引向正轨。

总之,质疑不仅仅是一种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它更是一种生活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让质疑成为小学生一种良好的习惯。

 

                                  2016年8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