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连载之七一·青岛地区第一所教会学校及其创始人

(2019-03-29 08:09:43)
标签:

转载

·《三余斋随笔》连载之七一·

 

青岛地区第一所教会学校及其创始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外国传教士纷纷来华开办教堂、学校、医院,利用教会学堂进行奴化教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又与英、法、美、俄等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其居住的地方自由设立学校。

  教会学堂,以宗教为主线,分年级高低设有宗教、语言、数学、自然、史地等科,进行“天主救世”、“基督救世”、“耶稣救世”的教育。

  清同治六年(1867),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入平度;清光绪十三年(1887),浸信会慕拉第女士来平度传教建立教会,并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办“维新书院”,这是青岛地域内,第一个西方列强兴办的洋学堂。

  嗣后,因内容与书院不符,改为知务学堂。1902年,设于西关街路北,租赁民房为校舍,课业程度与高等小学大略相等。1905年,在南关街南端路东,置永租地段,建教室、宿舍、厨房、饭厅、校长楼等,占地8.74亩(校址在原一四七医院南院)。改“知务学堂”后,慕拉第不再担任校长。校长一职由其同仁担任:第一任校长为谢万禧,第二任为欧文雅,第三任为崔怡美,第四任为鲍大卫,第五任为艾义梅。1906年,由小学扩至中学。1907年,增设师范科,并附设孤儿院一处。1912年改称知务中学,设高、初两级中学,附设六年小学,兼开实业各科。中学部在校生徒170余人,小学部在校生徒130余人。1916年,高中停办,仅存初中、小学。1928年,因战乱停学。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刘谦初,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辞海》常务副主编、《汉语大词典》主编罗竹风等,都曾在知务中学就读过。西方列强在中国办学,虽属文化侵略行为,但客观地讲,也的确为近代中国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

  开办了教会学校,是基督教会在世界传播的进程中又一大创举,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慕拉第其人,平度现存所有史志典籍中均无记载。现将慕拉第生平记述如下,以补史之缺。

  慕拉第,美国南方浸信会的早期布道者,于18401217日生于佛蒙特州(Vermont)最富有的家庭。她的母亲给她安排了当时最舒适的生活,也把她送进了当时最好的学校。

  她学习出类拔萃,其法文、希腊文、西班牙文、德文等都是班上的第一名,还能流畅阅读希伯来文,并成为美国南方最早的女硕士。作为富贵智慧的女子,她本可以为自己选择一个荣华富贵的人生,但是她却选择了去中国与那里的下层百姓分担饥饿与贫穷。

  187312月,慕拉第到了山东登州府(烟台市),那是北方饥荒最严重的一年,她第一次亲眼看到有人饿死在街头,心中激起强烈的同情心。她倾其所有帮助灾民,并向家人和朋友要钱来救援灾民   188512月,慕拉第决定到平度县去作传教工作。那里的妇女儿童们没有一个敢跟她接近的,她的手中总是拿着一盒糕饼,分给孩子们吃,但是乡人却怕她用毒药害死他们。一天,一个非常饥饿的男孩忘了惧怕,竟把糕饼接过来吃了一口,一尝到味道,整个糕饼很快地下到了肚里。男孩并没有中毒,大家立即在平度县城中传扬:“那个白女人是个好人,不是个坏蛋!”慕拉第给邻居的孩童们礼物,邻居们也帮助她担水、扫地、洗衣服,她与平度人建立了友谊,平度县布道所随即成立,并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平度城西关租赁民房,创办“维新书院”(后改名“知务中学”),因此,幕拉第也被认同为“知务中学”的创始人。

  1902年慕拉第回国述职,1904年回到中国,这时山东遇到严重饥荒,她身边的人一个个饿死。她请求差会拨款救济,但差会本身也负债,不只无力救济,连慕拉第的薪酬也被削减。1912年春天,饥荒临到平度,她拿出自己所有的储蓄和食物与周围的人分享,结果她本人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体重下降到50磅。121日,慕拉第饿昏倒在床上,其他传教士把她送上回美国的船。

    1912年12月24,船经过日本神户港时,慕拉第去世,尸体被运回美国弗吉尼亚州Crewe安葬。美国南方浸信会为了纪念慕拉第,把每年的圣诞奉献称为慕拉第圣诞奉献。

 

(转自:陈传瑜《三余斋随笔》)

 

 [转载]·连载之七一·青岛地区第一所教会学校及其创始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