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连载之七十·平度文庙旧址出土龟蚨小考

(2019-03-27 07:18:43)
标签:

转载

·《三余斋随笔》连载之七十·

 

平度文庙旧址出土龟蚨小考

 

    按:2002年春,号称胶东第一文庙的平度州文庙旧址出土一石龟,文物工作者曾疑为明代文物。本人深疑之。考证后,撰此短文,载于《平度日报》商榷之。

  

最近,在平度市原招待所建筑工地(系古之文庙所在地)上出土一文物、离地表 5米,为龟形碑座,石质为花岗岩,长2.7米,宽1.7米,高1.35米。

龟形碑座学名龟蚨,在山东境内多见于泰山、曲阜等地,在平度极为少见。按古时刑制,龟蚨所驮之碑非帝王莫属。宋代《玉海》一书载有“淳化三年(宋太祖赵匡胤年号,公元992年),御书孝经,勒之碑阴,龟饰厥蚨,龙琬其颜。”可见,龟蚨绝非一般官吏平民所用。查《续平度县志》卷三《疆域志·金石》,记有《诏加大成之碑》原文,约1600字,此碑勒石于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六年(1319年)闰八月。勒碑之起因是: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仁宗之父)即位后(1307年),对孔子在“至圣文宣王”之上加封“大成”,文中戏曰:对孔子“汉高帝知致其敬,而未知尊其号,而未能窥其奥,加其封。我武帝能致其敬、尊其号、加其封,而造其妙。”并昭示天下:“勒纶章于琬琰,表元国之鸿名。神龟负图,光焰万丈。”可见当年的异族统治者需要加用儒教巩固统治的迫切心态。至元仁宗即位的第一年——皇庆元年(1312年)夏,即昭示天下“钦天命,法祖宗,褒崇孔圣,表彰先儒。”延佑戊午(1318年)夏,“乃颁明诏,重褒嘉脩……(对孔子)宣重光,加帝号,进先儒谥爵。”至此,孔子地位和名号已尊于帝王而有加,使用龟蚨一物,当名正言顺。

平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改长广县为胶水县,至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1398年)改胶水县为平度州,其前其后均未用胶水为县名。《诏加大成之碑》所记东莱胶水,为莱属县,即今之平度。而平度史志记载,金代章宗年间(11901191)曾重修胶水县学宫(即文庙),说明文庙的存在应为元代之前。这对《诏加大成之碑》立于文庙又是一个可供参考的佐证。

碑文明确记载:“延佑元年闰八月吉日勒石”。同时记有:“岁己未夏,布衣林开客东莱,胶水为莱属县,教谕李季昌与莱之士诣开之寓舍,奉本县主簿陈公之言,请于开曰:‘孔圣加封,以降德音,勒石清庙,前政未遑,适新官至,毕集泮宫(古时指培养人才的学校),主簿陈之元以此事请于监县脱欢婴儿,县尹朱干臣,副达鲁花赤马驹,典史赵好义等。诸公惊叹,佥曰:此国家盛事,何敢后。’前典史刘彧庀工伐石于黄山(平度境内白沙河发源地崮山、金华山之间),教谕李季昌征文于开。”

遗憾的是,碑体尚未发现,难为足证,但是,对于碑体的是否存在确有疑点。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为1271年,至1368年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推翻,期间只主中原76年,当时明王朝确立统治地位后,由于排异心理,此碑不会安然无恙,所以,明初可能即被毁坏,此论当否,还望与同仁们商榷。

 

(转自:陈传瑜《三余斋随笔》)

 

 [转载]·连载之七十·平度文庙旧址出土龟蚨小考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