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道教何以不压外来佛教?

分类: 谈天说地 |
中国本土道教何以不压外来佛教?
在中国大地上目前有四种正统宗教的存在,前三种自然是世界上最牛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剩下的一种就是中国本土原装原套生产的道教。虽然道教在中国产生最早,可它却没能压盖住后起之秀的外来宗教——佛教。究其根源,除了有历史发展的主观原因外,也有道教思想的最本质原因——无为而治,与世无争。创立这种追求自生自灭思想的人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李耳,也是后来被大多数道教信徒尊为太上老君的那个人。
事实上,道书上说,太上老君有九九八十一化,而李耳只是其中一化,于是又有了上古时的仓颉,西周时的伯阳父,战国时的周太史儋,东汉时的“三张”。据说这些人都是老子八十一化中的一种。不过宗教有时候就是宗教,他们为了扩大太上老君的功业,竟然将开天辟地的功劳也归到了这位仙长的身上,着实让人头疼。可回头想想,生拉硬拽,老子也算是盘先生最后的一口精气,多少还能跟开天辟地沾点边,可要是说太上老君开的天辟的地,那就太夸张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老实地呆在三十三重天上只求修丹练器了。
说到修炼,道家讲求的是修外物以内用,就是将大自然中的能量汲取而来,通过一些化学作用,比如支个锅煮一煮或是放在火上烤一烤什么的,如果这东西烤化了,就把化了以后变成的汤混点大米白面什么的造小球,起个名字叫丹;如果没烤化,那就是很牛叉的东西了,多半就会放在身上以做防身之用。于是就有了玄门修丹炼器的说法。当然,若论宝贝最多,也最倾心修炼的人,还是我们可爱又可怜的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真身,也就是最初形态,是居住在第三十三重天上的玄气,就是盘先生留在天上的三口真气中的一种,因为这口气叫做“玄”,所以其他宗教的人又称道教为玄门。太上老君就是玄门的最高行政长官。
看好了,他只是玄门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天上的神仙可不都出自玄门,比如握有兵权的拖塔天王李靖父子,二人就都是元始天尊的直系徒孙,说好听点尊称太上老君一声师叔祖,说不好听点你是干吗地啊。再加上后来《西游记》中小小一只猴子就把老君堂给烧了的故事,老君在民间的地位是江河日下,甚至沦落到民间随便一个能力低微的抓鬼师,在抓鬼的时候都得帖上“太上老君急急如率令”的唬鬼招牌,这样的地位,全赖太上老君的与世无争的思想跟清净无为的处事态度。
那么,老君真就这么无能吗?他真就甘愿被世人瞧不起吗?当然不是,其实他也有憋气想要抱负的时候,比如在《西游记》中他就小小报复了一下毁他名誉的孙悟空——放出了金角银角以及他坐下青牛跟诸多宝贝。事实证明,老君放出的随便一个宝贝都能把孙悟空治住,要是他老人家真想要猴子的命,基本上跟撵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可他为什么当年又让孙猴子闹了兜帅宫呢?说到这,咱们就得介绍一下佛教了。
道教在中国从形成到今天已经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了,其最牛的时期是在唐朝,因为李耳姓李,于是就被当时的李姓统治者强行搬出来认了祖宗,虽没经过太上老君的同意,可老君终究是受了好处,这好处就是让全国信道,修丹练药,让他老人家的思想成为李姓集团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国家的统治思想。老君在人间的威望与日具增,难免要招来其他神仙的嫉妒,第一个感觉自己尊位不保的神就是元始天尊,别看这哥们选完神仙就销声匿迹了,实际上他一直都没闲着,他的徒弟中有四个人跑到西方入了佛教,然后又把佛学让一个叫达摩的人传到了中土,并取得一席之地。在这个事关谁能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紧急时刻,自然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更何况无论是老师元始还是他那些已经成了佛的徒弟,在这场战役中都能最终获利,一方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另一方又能进军中国市场,这简直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于是他们将蓄谋已久的计划变成了现实。先是安排了孙猴让他大闹老君府,使老君先失了天上地位,然后又将玄奘大法师安排在了李世民的眼皮底下,最终成全了佛家入主中原,甚至是天堂的完美计划。其实以老君的本领,他怎能猜不到自己大哥的心思?只是他天生就不喜与人争斗,好清净无为,再说,一个是他老哥,另一个是他侄子,父子连心齐力断金,他作为有个夹在中间的人,上不去也下不来,只能默默忍受了孙猴的戏弄,又安静的看着玄奘西天取经归来。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他也小小的反抗了一下,可还是在最为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帮着孙悟空把自己的徒弟收服了,其实他这么做只是想讽刺西方那些所谓的佛,我一个金刚琢就能治服你们西方一大堆罗汉,我不愿跟你们争只是不想搭理你们,别太得寸进尺就行了。
虽然老君拥有广博的胸怀,可大多数老百姓并没看到老君的伟大,在人们心中,老君已经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窝囊老大,竟被一只猴子耍了,这简直侮辱了天神的形象。其实人们不知道,老君只是喜好清净无为不愿争斗,所以他一直都没为自己解释过。不过好在老君的门徒还是一如继往的信奉他老人家,虽然数量没以前多了,可终究还是够吃够喝的,他也就乐得个逍遥自在。
现在回到历史的角度,唐以后道教之所以不太受重视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统治者的变更,宋朝的通知者赵姓人,本是受过唐王李姓救命大恩的,可却恩将仇报,害得李后主天天就知道伤春悲秋,最终抑郁而死。赵姓统治中原后,为了彻底改变李唐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自然要从思想入手,而李唐最崇道教,于是道教会受到了打击,还好,道学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纵是打击也不过稍显冷落,依旧能蓬勃发展。这也是太上老君不去争斗的砝码,他一早就知道,你们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有太大的风浪,因为信仰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纵是改变了,也只是那些不坚定的人,真正执著于信仰的人,是永远不可能动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