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塔文化(十):真如寺真如佛塔

标签:
上海塔文化 |
真如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和尚永安建真如院于官场(今大场附近)。元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妙心和尚将其移至桃浦、梨园浜交汇处东北侧今址,改名真如寺,寺名乃取自佛经《成唯识论》里的解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真如寺,是一座古老的寺院,它保存了元代的风貌。据梁思成、刘敦桢等大专家考察证实,寺里的大雄宝殿,确系元朝建制型式。1979年大修时在大雄宝殿内额底发现的文字:“时大元岁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已二十日巽时鼎建”,更是一个实证。现今只要抬头细观,仍可在大樑上看到。与其他佛寺外表不同之处还在于,多数寺庙都是杏黄墙金瓦,而真如寺却保持着古朴的粉墙黛瓦。
另据资料载,真如寺历史上曾存一宋代古塔,始建于建于1197年。
现在的真如寺塔,为当代所建的方形八角九级楼阁式佛塔。真如寺塔仿上海松江方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1999年。
真如寺塔的建造,全丈真如寺住持妙灵法师。妙灵法师多次在人代会上提出议案,呼吁在真如寺建造一座佛塔,这样既完善了寺院的布局,又为旅游小区增添了标志性景观。经过寺院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可行性论证后,终于在1994年10月立项。而后真如寺积极配合城市规划、文物、园林、房地产管理部门,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对塔的规模、层数、高度、位置、风格等问题达成共识。佛塔的设计委托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古建筑专家蔡达峰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配合,于1998年夏天完成。由具有甲级园林古建筑施工资质的上海园林工程公司中标承建,同年9月23日动工兴建。
真如塔高五十余米,外形为江南地区常见的传统木结构楼阁式宝塔,为了与镇寺之宝大殿在建筑风格上保持协调。真如塔仿宋元法式制作,典雅、古朴。佛塔平面为方形,中间塔心是钢筋水泥混凝土现浇的楼梯间,塔除受力框架由混凝土浇注外,其余全部由木料构成,全塔共用杉木、柳按等约三百立方米,堪称名副其实的木塔。
佛塔共九层,塔顶为方锥式攒尖顶,上面立有高十余米的黄铜塔刹,层层向上的十三相轮和宝瓶,直插蓝天。每层檐角挂有铜铃,观景之余叮当作响。佛塔底层是供奉佛像的主要场所,在四座塔门两侧,树立着高3.5米、宽2.5米的青石深浮雕佛像八座,展示了八大菩萨庄严慈护的生动形象。塔门内的塔心筒体剪力墙上,又镶嵌了药师佛、阿弥陀佛等四座佛像。塔身外围按传统经典“游廊周匝”的做法,围有2.5米宽的游廊。廊全部为木结沟,均仿大殿元代做法,十分雄伟。
在登台阶梯两侧,置仿唐须弥石灯,石灯雕刻精美,蕴含有妙高光明之意,灯高3.5米,环塔一周,共有八座。
景点:真如寺真如佛塔。
地点:真如镇后山门5号(兰溪路铜川路)。
门票:10元,老年证免票(初一、十五、节假日要购票)。
交通:公交944路大渡河路北石路站下。
http://s4/mw690/002VDld7gy6ZKlqvke7c3&690
http://s12/mw690/002VDld7gy6ZKlsxugXab&690
元代大殿
http://s5/mw690/002VDld7gy6ZKldxw3O94&690
650年树龄古银杏
http://s13/mw690/002VDld7gy6ZKlefGzifc&690
二经幢(塔顶鸟瞰)
http://s3/mw690/002VDld7gy6ZKley85c92&690
http://s2/mw690/002VDld7gy6ZKlHidHz41&690
真如佛塔
http://s9/mw690/002VDld7gy6ZKlHCk2sc8&690
http://s14/mw690/002VDld7gy6ZKlKjQIJ4d&690
http://s8/mw690/002VDld7gy6ZKlIl2dxc7&690
http://s11/mw690/002VDld7gy6ZKlHYjqida&690
围塔长廊
http://s3/mw690/002VDld7gy6ZKlIVSOS82&690
塔壁上佛菩萨
http://s1/mw690/002VDld7gy6ZKlJDOoga0&690
塔壁上佛菩萨http://s10/mw690/002VDld7gy6ZKlK0iHn09&690
仿唐须弥石灯
http://s11/mw690/002VDld7gy6ZKlGLw6u9a&690
真如寺山门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