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
(2014-02-26 14:21:09)
标签:
育儿 |
微格教学。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意为微型化教学,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微”是指微型、片断或小步的原则;“格”有定格、定局、规格、一定量的含义。所谓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出现于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W.Allen)为其创始人,由于微格教学在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这种教学训练方法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翟雅丽编著:教师的口语技巧,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p156)
一、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既具有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同时本身又具有鲜明的特点。
1.范围小、规模小。一般培训内容为1-2个教学技能,接受培训的人只有10个左右,授课时间l0-15分钟,正如英国微格教学专家乔治·布朗(G.Brown)所说“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
2.有操作,可记录。微格教学一般在专门的微格教室间进行,讲课由录像机摄制下来。
3.有反馈,可调整。接受培训的人可以观看自己授课的录像,进行自我反省并接受他人的评价,及时调整在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之处。
4.可控制,可模仿。接受培训的人可以观看并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范例录像,感知和理解各种教学技能;也可以从指导老师的讲评与同学们的讨论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5.可适用于一般教学情景。
二、微格教学的步骤和程序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稳定、成熟的模型,因此根据教育工艺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微格教学的程序可以用下图表示:
提供示范
微格教学的教案与编写历史教学的详案有区别。详案对教学中的环节要求面面俱到,微格教学的教案则只要解决1-2种技能即可;同时微格教学的教案不但要详细说明教师的行为,还要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①(必修)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导入及其突出重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能力的微格教学的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 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
教学目标 |
1.复习太平天国兴起和发展的内容 2.通过学生了解“生产关系”的概念,学生对照学习《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 3.用公式法引导学生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
|||
时间分配 |
授课行为(教师讲解、提问的内容) |
授课技能 |
学习行为(预想学生回答内容) |
需准备的教学媒体 |
00 01 |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前面我们知道,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以后洪秀全率军北上,占领武汉以后没有继续北伐,而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将其改为天京。在那里,洪秀全颁布了一个什么重要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
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课堂导入技能、结合动态地图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
集中注意、回忆旧知、回答问题 |
太平天国战略进攻多媒体动态图 |
04 |
生产关系是历史学中的重要观点,主要内容有哪三个方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即:(1)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关系如何?(3)产品如何分配? |
历史教学与历史结合化的典型范例 |
可能学生不能完整作答,教师注意引导补充 |
生产关系的内容做成幻灯片,讲完后及时展示。 |
10 |
(1)“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2)“四有二无” (3)“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能力 |
学生应该容易接受,并记得较长久。 |
做成幻灯片,相对应地讲完后及时展示。 |
15 |
(1)性质:农民反封建的建国纲领。 (2)作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评价: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无法实现,只能是空想。 |
对历史事件分析主要从性质、作用、评价三方面进行,以培养高中学生的归纳能力 |
学生应该容易接受,并记得较长久。 |
做成幻灯片,相对应地讲完后及时展示。 |
1.微格教学对教学论的贡献
微格教学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填补了教学论和各科教学法研究的空白。一般教学论和各科教学论的内容通常涉及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教学测量与评价等。这些内容是在宏观教学活动层次上对一般教学系统或学科专业教学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涉及教师素质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能力进行原则要求式的论述,缺乏对教学能力结构的深层次研究和培养途径的研究。微格教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了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形成综合教学能力的基础,并对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应有哪些教学技能,各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以及教学技能的形成规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填补了对教学能力深层次问题研究的空白,为教学论向深层次和更实用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2.微格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微格教学将以客观性、系统性、具体性为特征的科学方法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技能的研究开发和训练实践中。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研究层次,并实现了对复杂教学活动变量的控制和训练过程的系统控制,使基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达到了可操作的水平。微格教学在方法论上为教育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明确了科学方法论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有机结合的中介,这种中介作用在实践上表现为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
3.微格教学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
教学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师范生的教学实习和新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分技能的训练到完整课的实践,符合新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目标明确和操作具体的技能训练便于学员观察模仿,减少了教学的复杂程度,模拟的教学环境可减少真实教学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师范生可以比较顺利地迈出从学生到教师的第一步。以往教育实习的经验说明,师范生在完整课的教学中真正得到训练提高的仅仅是几项教学技能。这是因为完整课的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多种变量的不可预测性,要求教师具有较综合的教学能力才能把握。师范生一开始就实施完整课的教学,就难免顾此失彼。实习中,师范生从听原任教师的课、写教案、反复试讲、小组同学讨论帮助、指导教师指导帮助到实际走上讲台。因为没有基础,这一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大的。因为几堂课的实习代表性是有限的,复杂的课堂活动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所以师范生在开始时首先训练基本的教学技能,投入相对少的精力却可以收到较大的效果。因为分技能的训练在观察、模仿和操作训练上比较容易,而且基本的教学技能普遍性较强,可以在各种情况下的完整课教学中应用,所以在实习中能更好地对完整课的教学进行训练。
技能训练对于在职教师全面扎实地掌握教学的基本功也有很大的帮助。青年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若不及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形成教学的某种稳定状态,但这种仅凭个人素质形成的教学稳定状态往往是不理想的。此外,青年教师在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时,也同样需要先打好教学基本功的基础。若教学技能的基础打得不牢,学习老教师经验的效果和效率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微格教学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一些开展微格教学的中小学的经验说明,微格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使教师们体会到了教育理论的价值,改变了过去认为理论没用的片面看法,有些人又自觉地重温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课程。微格教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成功做法,使教师们打破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神秘感。某些教师能主动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使用录像、投影仪、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