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门记载过去事实的学科,它要求老师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然而,在众多的学生心目中,究竟什么样的历史老师才是优秀的呢?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心目中的优秀历史老师大致有如下特征:1、思想积极上进,知识渊博,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2、讲课生动活泼,风趣幽默;3、笔记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思路明确;4、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说话简洁;5、教会学生学习和记忆历史的方法;6、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7、讲课不拘泥形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8、有威严但不乏亲切之感,能和学生融洽相处。
历史新课程要求我们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但从学生心目中优秀的历史老师可以看出,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希望能从历史老师中学得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然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下面谈一谈我的思考:
1、
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性格、心理、爱好、习惯、特长等。某老师在讲齐桓公的名字姜小白时,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不明白就问为什么。学生反问老师你看过蜡笔小新吗?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是把动画片里的小白跟齐桓公联系起来。又如,某老师在讲炎黄传说时,描述了一句蚩尤不是吃素的。全班也大笑。老师突然发现学生是把蚩尤想成了吃油。可见,学生的情况与历史的情景往往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与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情景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尽量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2、
练好课堂基本功,包括板书、语言、教态等。上海晋元中学的李惠军老师在讲述民族英雄邓世昌视死如归的形象时是这样描述的:邓世昌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到了,他大声地对全舰官兵说,今天我们以生命报效国家。他下令开足马力,用最快的速度向日舰吉野号撞击。全舰250名官兵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人人脸上毫无惧色,个个眼里喷射出对敌人仇恨的火焰。可是,致远舰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将士纷纷落水阵亡,邓世昌也掉入波涛之中。他的随从为救他,给他一个救生圈,可邓世昌决心以死报国,毅然推掉了救生圈。这时,他的爱犬游去救他,用嘴衔住他的发辫。邓世昌见全舰将士壮烈牺牲,抱住爱犬,随波涛而去。学生被李老师的声情并茂的描述速感染,目不转睛的盯着李老师。想见,邓世昌的高大形象已深入学生心中。李老师给学生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这个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内心世界、气质和个性,有着强烈的历史震撼力。历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此。多年以后,我们忘记了那具体语言的描述,但依然回忆起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人。李老师讲历史人物活化,让学生能够理解,这是历史老师多年积淀的结果。
3、
精心设计问题,有效引导学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方法,而最好的就是以问题的形式展开。如果老师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学生要么不愿回答要么不能回答。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常识。广东夏辉辉老师设计的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时,每次使用“帕帕迪”的时候,她都巧设问题,通过情景创设,学生很快融入历史当中。伴随着帕帕迪的一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着参与权、选举权、发言权、被选举权等抽象的政治概念。但学生们往往会以生活中肤浅的感知来理解民主,以为有了民主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最后“苏格拉底之死”的情境冲突给大家以极大的思想冲击:目不识丁的雅典公民帕帕迪与思想家苏格拉底在民主问题上的较量,到底谁错了?这一精妙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到民主不是万能的,不要把民主当成一把“尚方宝剑”。
4、
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现在很多学生越来越重视老师对他们的看法,尤其是对他们的关注。很多学生表示曾经在课上由于老师经常不请她回答问题而对历史老师很失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却常常为了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惜抛开原有的教学内容,专注于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某老师,在讲李鸿章的评价时,突然一位同学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接着全班开始陷入争论。老师在此加设了一问“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呢?”。这时,全班开始思考与讨论。一向沉默的同学这时也开始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地非常激烈。传统的历史课,老师喜欢一言堂。学生只是听众。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发挥了真正的主体作用。课下,学生们仍然积极查阅资料,思考李鸿章是怎样的人。仔细一想,我们历史老师的引导之功在此展露无遗。
5、
学会幽默风趣。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这是很难的。他们已经习惯教科书的语言。其实,幽默是可以培养的。历史老师要善于收集素材,尤其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其次,要学会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呈现。最后,可以适当从学生的细节中找寻幽默。袁腾飞老师历史课为什么吸引学生呢?就是把很多晦涩难懂的历史用生动地再现出来。如客观上来说,以前汉人的服装是最笨拙的,宽袍大袖,那个大袖子能钻进一个人去,穿上那个衣服一上街,勤劳的清洁工都得下岗。又如王管不过来这些个王土,要是不靠分封制管理,单枪匹马一个人去干俩月就得累死。这些非常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很好的弥补了学生生活经历的不足。不仅如此,还能够把幽默轻松的氛围带给学生。
学生是新课程的主体,学生心目中的优秀历史老师也是千差万别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只要老师们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我们坚信学生一定会喜欢历史老师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