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守时的“好朋友”,让我很尴尬

(2012-10-22 11:07:40)
标签:

更年期症状

健康

卵巢保养

卵巢早衰

月经不调

情感

分类: 月经

    三年前我牵着我最爱的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爱我的老公,疼我的公公婆婆,我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好景不长,结婚之后我们一直没怀上孩子,慢慢得公公婆婆有些着急了,我只好跟老公努力造人。

而后有个月,我的“好朋友”竟然推迟十几天都没来,由于没经验,想当然的以为自己怀孕了,就怀着巨大幸福感将这情况告诉了家里人,一时间公公婆婆把我像宝一样伺候着。可是,就在第三天早上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好朋友”竟然来了,顿时傻了眼,支支吾吾的跟老公、公公婆婆坦白了。我不敢看他们的表情,我知道一定是失望。之后的大半年里,这样的乌龙事件时有发生,婆婆的叹息声愈演愈烈,我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马跑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是月经不调的典型症状。

 

http://s7/mw690/9fe60a11xcc9d2a3937b6&690

    医生说,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周期,月经颜色和月经量等情况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周期。症状表现在月经先期、后期出现不定期、经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崩漏等。

    那么月经不调就一定会不孕吗?其实不然,导致女性不孕的主因不是简单的月经不调,而是体内影响健康的一个病变或多个病变并发症造成月经不调和子宫健康受损,从而导致不孕,月经不调是不孕症患者的重要检测信号。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的缺失。

    那么哪些情况会引起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不平衡呢?医生分析有三点原因:

    原因一:情绪异常:

    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原因二:寒冷刺激

  据研究数据显示,女性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女性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原因三:节食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听完医生的介绍,我内心非常的忐忑,想想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状况,对这些状况很是恐惧。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过后,医生安慰我不要灰心,说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并给了我几点建议:

    1、饮食方面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和辣椒之类,还要少吃肥肉、动物油和甜食。辛辣生冷的食物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盆腔血管收缩导致经血量过少甚至突然停止。另外,烟酒等刺激性物质对月经也会有一定影响。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例如:乌骨鸡、羊肉、鱼子、青虾、对虾、猪羊肾脏、淡菜、黑豆、海参、胡桃仁等滋补性的食物。

    2、生活要有规律。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都会导致月经不调。生活有规律,有望使月经恢复正常。

    3、调整心态。月经不调如果不是受挫折、压力大而造成的,那么随时拥有好心态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即便已经是月经不调,保持好心态也非常必要。

    4、服用合适的养巢保健品。可以有效帮助女性滋阴养巢,是理想的滋养手段之一,但必须选择正规的品牌,值得信赖的养巢产品。

    经过同事同事的建议,他们一致向我推荐了“巢倍滋养延天韵胶囊”,(官方网站:www.chaobeizi.com因为它是纯植物提取,配方独特、功效确切,安全可靠,6大复合养巢法能够迅速恢复卵巢功能,保持雌激素平衡,维持经期的正常来临。

    抱着试试的心态,我买了二个疗程的巢倍滋(订购热线:400-600-8218,调理了一段时间后,“好朋友”都是准时光临,我不禁窃喜。可是上个月“好朋友”又没准时来,可吓坏我了,去医院复查,这次医生却笑着恭喜我,你怀孕了。老公抱着我开玩笑说:“这次是真的,是真的!”。巢倍滋真是我的福音!感谢巢倍滋给我做妈妈的权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