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蒙台梭利致敬——记我最欣赏的教育家
(2014-03-26 10:12:09)分类: 教育 |
向蒙台梭利致敬
——记我最欣赏的教育家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一转眼,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地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接触教育学将近三年有余,从最初的雾里看花到如今的豁然开朗,不知不觉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教育。在众多专业课的学习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教育史。因为读史可使人明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登高望远。教育史的学习犹如在我面前打开一扇通往智慧的大门,我看到许许多多的教育家在门内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貌似是在召唤,来吧,孩子,尽情地享受教育的奥妙吧。其中,在众多给人类留下宝贵财富的教育家中,我印象最深刻、最崇拜的非蒙台梭利莫属。每次读她的著作,都感触颇多。她于我而言可谓亦师亦友,用思想引领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前行,深深地影响着我。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世界上自福禄培尔以来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也是意人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先是研究智能缺陷儿童的诊治,后来她逐渐意识到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的主要问题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比医疗更为有效,转而研究正常儿童的教育。蒙台梭利结合自己在“儿童之家”对于儿童的观察和研究,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医学、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之大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基础。蒙台梭利教育法作为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意义的幼儿教育模式之一,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舞台上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其中,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六岁以下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书中还列举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例子,每每读过都引人深思。这部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著作,分析了幼儿心理歧变的种种表现以及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着重论述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及教师和父母的职责。其中很多观点都透漏出蒙台梭利自由教育思想浓烈的痕迹。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到一句令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儿童将走过耶稣受难的经历。”试想,纯洁的孩子们一尘不染地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渴望爱与被爱。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和发展规律,但是就因为我们成人的不理解和偏见,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地用成人世界的规矩来规范他们,压抑了他们的好奇与创造力,这是何等的可悲可叹。就犹如耶稣一样,他们最终也难逃厄运,逐渐沦为成人世界中的毫无特色的一员。所谓自由,蒙台梭利认为主要是出自儿童内在需要的自主活动。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是一种尊重儿童成长自然规律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儿童成长自觉精神的教育,是一种增强儿童成长自制能力的教育。可以这样说,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主旨,创设适当教育环境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基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蒙台梭利自由教育的关键。最终实现,通过创设有利于儿童自由活动的环境,在自由的氛围下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