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诀的教学流程
(2013-11-02 09:57:46)
标签:
教育 |
第一块内容:口诀的出示
1、
说出有( )个( )相加,同时出示点子图,列出所有的乘法算式,学生自己尝试编口诀。
2、
这要求教师已经引导过学生基础上,发给学生对应“口诀提示单”,通过“口诀自学提示单”让学生独立的把口诀编出来,提示单的内容可包括:()个()、乘法算式、乘法口诀;接着小组交流,这样同学之间交流,及时改正;班上交流,在这应该注意,再学生汇报时,教师最好板书,这样学生印象深,同时读两遍,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
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每一句乘法口诀,防止死记硬背,在教学每一部分乘法口诀时,都从相同数的连加引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另外,在讲授时为学生学习乘法口诀时设计生动、形象的实物模型。在实物模型的基础上抽象出点子图,点子图排列整齐有序,并与相应的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给抽象的乘法口诀赋予了形象,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此外,教师先引导,后让学生自己编口诀,学生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创造”过程,自然会更深刻地体会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也有利于乘法口诀的记忆。
第二块内容:口诀的记忆
1、
(1)找规律,相邻的两个数差都一样,当你忘记口诀,你可以根据前一句或后一句去想。
同时教师要注意口诀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是当得数大于十时,口诀中没有“得”;
二是强调口诀书写时,必须用汉字书写,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在此不能一味要求、规定学生必须用汉字书写乘法口诀,而是应向学生介绍有关乘法口诀的发展历史,使他们认识到乘法口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画口诀:任选一句口诀用图表示出来,全班交流。
2、
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大声的读或试背,自己背的时间不能长,记住一部分就可以了,之后老师可以用开火车形式检查。
3、
(1)用“手“记忆
对于5以内的乘法口诀,我们可以用手去记忆。
小组合作,伸几个手指,说对应的口诀,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口诀的意义,又能快速的记住,再加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让顿时间,孩子们那种从学习中得到的快乐,立即让你感受到一种无限的欣慰。
(2)编儿歌记忆
教师引导,让学生想实物,自己编儿歌,编完之后一定要熟记一下,再加上点动作,学生马上会有一种成功感,学习兴趣一下子就上去了。
(3) 对口令记忆
一种:同桌对口诀,如:一个学生说:“一五”,另一个学生对:“一十”。
二种: 小组内对口诀
三种:教师开火车与学生对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至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而且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到学期末学生应达到每分做8至10道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所以学生首先对乘法口诀先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这样学生既感到厌烦而且忘的也快,所以记忆口诀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口诀,找出其中的规律更容易记忆,记忆的时间更长,同时让学生感到口诀趣问性,更喜爱记忆。同时,把口诀放在儿歌里带上动作去记忆,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把枯燥的口诀加上了生机。在“对口令”的记忆中加上紧张的气息,那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第三块内容:乘法的口诀的加强练习,及学会应用口诀。
(1)简单练习:小游戏
第一轮:教师出示乘法口诀卡片,学生说相应的乘法算式。
第二轮:教师出示乘法算式,学生出示对应的乘法口诀。
初步让学生体会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对应关系。
(2)把口诀补充完整
(3)计算并写出口诀,也可以做些有趣的练习,如帮小动物过河、摘苹果、帮小鸽子送信等有趣问题。
(4)看图写算式及对应口诀,重在让学生理解口诀、算式、图示之间的内在联系。
(5)解决生活中乘法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吃饭分筷子问题,坐秋千等问题。
(6)针对难记、易错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
这种练习形式适合于学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进行。需要教师在前面的练习中注意收集学生的错例,进而让学生针对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减少练习的盲目性,提高练习效果。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会背口诀,但到实际做题,反而慢了起来,甚至不知如何用,这就需要反复的练习。首先要注重基础的练习,其次是对口诀意义理解的题,然后就是对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块内容:口诀的整理
这块内容在每学完口诀就可以整理,可以提前为口诀建立一个表格,学完新内容就往里填,让学生既复习了,也让他们学会整理归纳的学习方法。注意的是:整理不要单一,如:三的口诀不能停留在三三得九,要不断提升如三五十五甚至到三九二十七。
口诀需要反复记忆,在学完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乘法口诀的比赛,记忆口诀对于孩子更有意义;口诀的应用也是需要不到加强的,刚学完口诀,有的同学不知如何用,哪怕有的学生记住了,应用的灵活性也很差,也需要教师多出些相关的题让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