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钢铁长城板话半条棉被

标签:
湖南汝城沙洲村半条棉被 |
红军长征到湖南,沙洲村内住一晚。
三个女兵住草庵,徐家没有一被单。
临走女兵把被剪,徐家女兵各一半,
将来革命胜利了,定送一床新被面。
群众军队如鱼水,半条棉被是证见。
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虽没有战事,但却留下了半条棉被的故事,感人肺腑。
1934年11月的一个晚上,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有三名红军女战士来到了沙洲村。他们没有进村,而是敲开了村边一个茅草屋。女房主徐解秀打开了门,看到三个女红军满脸倦意,就把他们让进屋里,并给她们做了晚饭。吃过饭后,徐解秀将她们领到一张用楠竹钉成的床架,床上破席铺着稻草,床上没有被子。三人就带一条被子,她们四人挤在一张床上,合盖一条被子,男主人就睡在草堆里,守护着她们。
三个女红军住在这里三天,他们吃饭同桌,睡觉同铺,还帮助徐解秀烧火做饭,还给他们讲解革命的道理。三天后大清早,部队要出发,三个女红军决定把棉被留给徐解秀。徐解秀说什么也不肯要,三个女红军扔下被子就走。徐解秀抱起被子追了出来,他们在村口让来让去,争执不下。这时一个女红军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剪刀,把一条被子剪成了两半,并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我们一定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徐解秀接过半截被子,泪水哗哗流了下来,半天说不出话来。徐解秀嘱咐丈夫,要把红军姐妹送到安全地方,可这一走,丈夫也没了音讯。后来得到消息,徐解秀的丈夫也参加了红军的长征队伍,只是女红军和徐解秀的丈夫至今没有音讯,不知哪场战斗夺去了他们的生命,连个名字也没留下。
后来在邓颖超的主持下,委托记者代表所有的红军战士,给徐解秀老人送去了一条崭新的棉被,当记者带着棉被来到沙州村的时候,徐解秀老人带着深深的遗憾已经离开了人世。
当我骑坐摩托车来到沙洲村的时候,文明乡政府正在此召开现场会,我向一个中年人打听半条棉被的故事的发生地,他对我说,你先在村委会等着,一会我领你去。谁知这位向我介绍的人,就是徐解秀老人的孙子、沙洲村支部书记朱中建。等到乡政府会议结束,朱中建和村主任徐解秀的曾孙朱向群领着我来到徐解秀老人生前的住室,显然不是村外的茅草屋,乃是分地主的大瓦屋。村支书又详细地向我讲了他奶奶的故事,然后我和村支书、村主任合影留念。那半条棉被现在存放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