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游长征板话八十七剑门关

(2023-12-02 08:07:03)
标签:

四川

剑门关

红军

长征


2016年10月於四川剑门关

 

打下剑门关,尤如得四川。

从古到如今,无人打开关。

只有咱红军,攻破剑门关。

 

西进青林口,赤化全四川。

剑门关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古有“一关失,半川没”、“打下剑门关,尤如得四川”之说。红四方面军要西进北上,拓展川陕苏区,会合中央红军,必须攻占剑门关。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八日,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苏区西进北上强渡嘉陵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精心布置了从剑门关以南北向、兵分三路攻关

据文献记载,从蜀汉之前算起,历代在剑门关发生过的战争无计其数,但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还很少出现过攻下剑门雄关的战例,只有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年3月经过浴血奋战,拿下了这道蜀北屏障。陈赓将军口述《攻克天险剑门关》一文,摘要如下: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深夜,根据徐向前总指挥提出的作战方案,我们三十一军要从南面攻打剑门关,渡江地点也必须选在剑门关以南。第一次渡江失利,让敌人发觉了我们意图,即增调川军主力刘汉雄部,于剑阁沿线抢修工事,加强设防但这一点也没有动摇徐总的决心。他重新察看地形,赶造船只,操练水兵,并由王树声副总指挥亲自率领先头部队,从苍溪的鸳溪口二次渡江。

二十九日拂晓,王树声副总指挥发出渡江命令。我军乘坐的竹筏和小船,象离了弦的箭,在炮火掩护下,直发对岸,过了嘉陵江,迅即全歼火烧寺(现剑阁鹤龄镇)守敌,尔后火速直插剑门,斩断了敌人在绵阳、剑阁、昭化和广元之间的沿江防线。

我军出其不意地又从南面二次渡江,打乱了敌人苦心设计的防御体系。我军突破嘉陵江的消息,守敌迟迟不敢向他的上司报告,想以最快的速度把我军重新逼回江东,以瞒过他的主子。而我军却势如破竹。在苍溪的塔子山湾,鸳溪口及阆中的涧溪口等地段,同时强渡嘉陵江使敌人顾此失彼,无力招架。守敌见我军渡江已成事实,无法瞒过去,才于三日后电告蒋介石和四川“剿总”。

敌人看到依仗嘉陵江堵截红军的企图已经告吹,就重新调整部署,凭借剑门关天险,堵住我军西进,而我军要到川西北和中央红军会师北上抗日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这就在剑门关展开了一场鏖战。

剑门山的地势北高南低,七十二峰峰峦起伏,极象七十二头雄狮面北而卧,日夜警惕地守护着蜀国大门。那高耸入云的峭壁,犹如刀切斧砍一般,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只有悬在几丈深的绝壁中的一个隘口可以通行,关口有座三层门楼,楼上设有瞭望哨,低楼装置有两扇大铁门,在刀矛剑戟时代,若有敌寇闯关,守关兵将就紧闭铁门,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关口一破,就会一泻千里,直下成都。因为地势险要,又是战略要地,所以自秦惠王伐蜀以来,剑门关便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徐总决定从剑门关南渡江,由南往北攻关的决策使我军避开了雄关,调动守关敌人,由原来的面向北防御变为向南防御,雄关不但起不到阻挡我军的天然屏障作用,反而挡住了敌人的退路,变为埋葬敌人的坟墓。

四月二日拂晓,剑门关外围敌人的据点全部扫清。敌人被逼上最后一个主峰阵地。我军把敌人围了起来。为了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攻打剑门关的各部队,不顾几天来的奔袭、苦战和饥饿,向主峰守敌发起攻击。大家知道这次西征是要和中央红军会师,高兴得又是蹦又是跳,求战情绪很高。同志们表示:“就是赤手空拳,用拳头砸,也要砸开剑门关,迎接中央红军!”

王树声副总指挥命令通知炮兵连,把炮弹往敌人集团工事里打。”又转过脸来对我陈赓说“陈五和同志(即陈赓)我命令你们二营向敌人主峰阵地发起冲锋!”话音刚落,五连、六连迎着毛毛细雨,象猛虎扑食一般往上冲迫击炮也按照预定的联络信号开火了,一发又一发的炮弹,轰轰轰地落在敌人主峰上的集团工事里,战士们端着刺刀直冲敌阵,只见满山遍野红旗招展,军号齐鸣,战马长嘶,夹杂着惊心动魄的枪声,犹如山倾海翻,震天动地。

 

陈赓带领全营同志,立即跃出隐蔽地,端着刺刀,提着手榴弹,以泰山压顶之势,沿着选择好的冲锋道路,一鼓作气冲上山顶。手榴弹的白烟,立刻汇成一片浮云,在敌人阵地上升起。溃退的敌人,一群一群野羊似的乱跑乱窜。四月二日黄昏,剑门关战斗胜利结束,全歼守敌四个团。

红军血战剑门关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除了将士们的英勇顽强外,主要还是指挥得当,他们避开了从关外正面进攻,而是绕道苍溪强渡嘉陵江,然后从地势平坦的关口背面压向敌人,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红军居然能够渡过水势湍急的嘉陵江,因此被弄了个措手不及,如果不是绕道背后,恐怕也很难获胜。

 我从阆中经苍溪长途行军,下午四点,来到了剑门关。由于时间晚了,我来不及看剑门关城楼,就直接走东路,经姜维祠墓来到剑门关红军血战地。剑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血战剑门关,在剑门关关口修建了一座庄严的纪念碑,纪念碑分四层,碑座上有八面汉白玉浮雕,依次是:剑门女红军、血战剑门关、浴血火烧寺、强渡嘉陵江、剑门关大捷、苏维埃政府、军民鱼水情、剑阁会议。第二层书写着剑门关战役牺牲的烈士名字。第三层是三个战士打着红旗欢呼胜利的雕塑,第四层则是纪念碑主体,上面有徐向前为纪念碑题“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碑文。纪念碑一旁还有徐向前和王树声在一起的塑像。纪念碑背后的崖壁上,还写着“赤化全川”的大字标语。

老游长征板话八十七剑门关

老游长征板话八十七剑门关

老游长征板话八十七剑门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