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练习一
(2014-09-17 15:30:00)
标签: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教师选择题潘菽 |
分类: 继续教育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单选)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形成,是在(
A、20世纪20年代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后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学方法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3、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斯金纳
二、判断题
(
(
(
(
三、辨析题
1、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2、教育心理学属于理论心理学。
四、简述题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
1、C
2、D
3、A
二、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三、辨析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因此,此题正确。
2、教育心理学虽然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它研究对于心理科学理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它从性质上讲,更多的还是属于应用心理学。
三、简述题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于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五种要素和三种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单选)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
A、吴天敏
B、廖世承
C、潘菽
D、陈鹤琴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时间为(
A、1903年
B、1950年
C、1879年
D、1980年
二、辨析题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教师教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三、简述题
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本教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
B
二、辨析题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教师的教,还研究学生的学。
三、简述题(要点)
1、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各种教材有异,本教材的内容体系包括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三大部分。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单选)
1、某儿童实际年龄是7岁,智力年龄是8岁,其智商是(
A、87
B、112
C、114
D、120
2、依据外部或内部线索,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和(
A、冲动型
B、沉默型
C、发散型
D、场依存型
二、选择题(多选)
1、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有(
A、自我中心
B、去自我中心
C、多维思维
D、思维的可逆性
2、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三、辨析题
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判断题
(
(
五、简述题
简述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六、论述题
怎样根据学生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
1、C
2、D
二、选择题(多选)
1、BCD
2、ABCD
三、辨析题
儿童错过学习的关键期,仍可通过补偿性学习加以弥补,只不过事倍功半。
四、判别题
1、对
2、对
五、简述题(要点)
认知发展与教学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六、论述题(要点)
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
1、由于儿童发展具有差异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要(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抓好关键期
D、考虑儿童的年龄差异
2、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是(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后期
3、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征之一是(
A、多维思维
B、去自我中心
C、思维的可逆性
D、思维的不可逆性
4、认知方式又称之为(
A、认知风格
B、认知差异
C、非智力因素
D、人格因素
5、心理自我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时期是(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6、某儿童的实际年龄是7岁,智力年龄是8岁,其智商是(
A、87
B、112
C、114
D、120
二、选择题(多选)
1、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性格可分为(
A、外倾型
B、理智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2、自我意识包括的三种成分是(
A、认识成份
B、情感成份
C、意志成份
D、行为成份
三、判断题
(
(
四、辨析题
1、教学内容制约认知发展阶段,认知发展阶段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2、认知方式又好差之分。
五、简述题
1、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2、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
1、B
2、B
3、D
4、A
5、D
6、C
二、选择题(多选)
1、BCD
2、ABC
三、判断题
1、错
2、错
四、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错的。正确的表述是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教什么”,“怎么教”,教学又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学内容、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2、这种说法是错的。认知方式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方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各具特点。
五、简述题
1、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表现在: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这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