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帕丁顿熊》
(2017-06-08 21:34:36)
标签:
电影情感文化 |
分类: 原创 |
故事简介:
整个故事围绕一只喜欢吃橘子果酱的秘鲁小熊展开。它从秘鲁乘轮船来到了伦敦,寻找一位当年发现它叔叔婶婶并且共度一段愉快时光的伦敦人。
这只小熊从轮船下来之后迷失在了帕丁顿站,一个人在失物招领处等待着它要寻找人。可是在无数陌生的人中,始终没有一个人为了这只小熊停下自己的脚步。
就在最后一趟末班车即将驶过的时候,一家刚结束旅游回家的人家看见了小熊,因为这个家的女主人很喜欢小熊,于是给它取名为帕丁顿,并且将它带回了家。
有了安生之地的帕丁顿在慢慢适应人类的生活之后,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人们对它喜爱有加。但是,除了米莉森特,作为一个博物馆馆长,她一心只想着将这只稀有的秘鲁小熊制成标本放到博物馆中珍藏。于是,在她们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电影背景:
该片的制作人是由《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制片人大卫·海曼担任,由保罗·金执导。而主演阵容也相当强大,帕丁顿熊是由《香水》的男主演本·威士肖配音,男主是由《唐顿庄园》的男主角休·博内威利出演,女主是由《摩洛哥王妃》的主演妮可·基德曼出演。
电影和《蓝精灵》《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一样,都是真人结合电脑CG动画制作的电影。
电影改编自全球知名的绘本童话。而童话是由作家Michael Bond在1956年圣诞夜前夕,在帕丁顿车站附近不经意间看见了一个商家柜台上有一只“孤独的小熊”,于是他把这只小熊买下来送给妻子。而这就成了他原创的灵感,之后陆续出版了14本关于帕丁顿小熊的故事。
电影主旨:
有人说该片就是一张伦敦的城市名片,因为电影中有夜色下的圣保罗大教堂,有街角的红色电话亭,有像甲壳虫一样的黑色出租车,有白金汉宫前的门卫,有鸽子,还有自然历史博物馆。
但是,在美景的背后是深深的现实社会的残酷。
首先,一开始是介绍了秘鲁这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国度,这里有森林、有果实、有动物,有都市人脑中勾勒出隐居生活的一切。可被一场地震全部毁灭。
地震,自然灾害?相比自然灾害更可怕的是来自人类的行为思想上的毁灭。这样的毁灭,使得这只小熊成为离家游子,顺着叔叔婶婶诉说的城市,自己勾勒出美好的画面。可现实总是将美好的气泡戳破。
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何方,来到陌生的地方,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冷漠的人群,熙熙攘攘的街道,只剩下事不关己的表情。
环境的转换相对于的身份有所改变,别说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融合,同类物种都难以在很短时间内融入新的环境,这时,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就会开始用自己动物的天性,谨慎的对待这个外来物种。
其次,向往的国家,相对是了解过的,但是真的身处其中,就会发现并不是自己心中的模样。电影中的帕丁顿熊一直努力学习社交礼仪,却到了伦敦才发现,时代的进步,人们不会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回应你的礼貌。
剩下善良的布朗太太收留了帕丁顿熊,带它去品尝人的食物,给它取了代表人类存在符号的名字,教它如何融入人类世界。
失去家的帕丁顿熊至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个陌生的家庭中,在城市中寻找自己新的家,可没有回忆没有亲人的地方,哪里会是家?
帕丁顿熊一直都带着一顶红色的帽子,这顶帽子是它一直的情感寄托,有探险家的印迹,有对叔叔的怀念,感觉自己带上了这顶帽子,就更接近人类。
最后,这个社会的上空充满了无数看不见的关系网,但是这些网络之间都充满着无数的目的性。帕丁顿熊在寻找探险家的途中遇到了及警察一直在追捕的小偷,并且将其逮捕。后面又打败了女馆长才获得布朗一家的信任。
探险家对于动物的保护和自己女儿对于动物的虐杀,是选择名誉的成功还是利益的重视,成为人类世界虚伪表象下的唯一选择。
虽说之后的结局圆满,但是对于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的对比是喜剧电影背后的悲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