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些心理效应的学习

(2022-12-17 17:23:19)
标签:

教育

心理效应在逆反心理中的应用
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启示:把希望学生做的事情变为禁止做的事情。不要把感兴趣的合理的东西当成“禁果”加以阻止,以免对方通过错误的方法来获得。
要把人们不喜欢而有价值的东西变为“禁果”,提高它的吸引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激发。
心理学中常见的一些效应:鲶鱼效应、习得性无助效应、拆屋效应(大目标难达到,小台阶是实现路径)、门槛效应、霍桑效应(让学生表达不满,发泄不良情绪)等
所有难教育的学生都是失去了自尊心的学生;所有好教育的学生,多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学生。
教育也要给学生留面子,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考虑沟通方法和方式。
实施批评要掌握分寸,学生易于接受。
配套效应(狄德罗效应)这个效应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好的睡袍”促使完美为之配套而产生一系列好的或者对我们成长有利的行为表现。“劣质的睡袍”可以是我们的行为走向倒退。
为学生寻找“好的睡袍”:学生的优点、适当的期望、可完成的任务、产生愉悦的事情……
发现学生的优点,撬动他们的支点,激发孩子的上进心:需要唤醒,激发;促使孩子补强短板:需要鼓励,强化;帮助孩子追求完美:需要改进,赞美。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了一所小学,说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到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级,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务必保密。8个月后,发生了奇迹: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性格开朗,自信心强,乐于与人打交道。罗森塔尔说,他根本不了解这些孩子,是随意挑选的。
这是“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老师因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理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会通过态度、表情、语言等给学生更多的提问、辅导和赞美,将隐含的这些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则以积极的表现反馈给老师。学生的反馈又给老师更大的热情,继续给予学生期望。如此循环,最终使期望成为现实。
陶行知: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有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
我们老师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学生。我们老师能否多给学生这样一些“善意的”诺言?
孩子需要认同感,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培养孩子乐观健康,积极身上的心态。您的一句话,一次鼓励,一次表扬也许就会改变孩子的命运!
自己人效应在增进师生关系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对17位互不相识的大学生进行实验:他先对这群iiptg自身关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态度、个人价值观以及个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测试。然后,故意将价值观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到几个寝室,经过16周的相处后,纽卡姆发现,在认识初期,距离近的室友更容易互相吸引,但到了后期,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学生之间的吸引力越大。
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某一方面同一类型的人,即对方把你视为自己人。
人们会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易接受。
越相似的人,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和粘合度越大。夫妻相等
如何让学生有自己人的感觉?老师适当暴露自己、适当示弱。
共同创造经历,多用“我们”“咱们”(跟进学生)老师与学生保持平等。尊重学生,真诚孽情,让学生被理解、被接纳。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1971年做过一项实验。他让学生解一些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第二阶段,所有奖励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就得到一定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然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
布妈妈效应
母亲对于小猴子来说,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提供者,更重要的是,母亲给予的安慰和保护。恒河猴实验说明:被细心呵护,被人拥抱、得到及时回应的孩子,才会成长为更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接受者吗?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什么?
陶行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爱是伟大的教育者。
《学记》:亲其师,信其道。
布妈妈效应告诉我们:我们更应该关心学生的什么?学习?成绩?排名?还是应该给与学生更多爱的需要与满足?是否了解学生的情感依恋?学生怪异的行为也许就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关注,老师一个笑容,一次鼓掌也许就给了学生无穷的心理能量。
托尔斯泰: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给学生留白
留点空白:批评点到为止
过犹不及:表扬不能廉价
认知超载:教学合理安排
凡事要适度,避免让人产生逆反心理——超限效应
教师拖堂:总想多讲一些,总想时间长一点(精讲)
作业超限:总想作业多一点,总想练习多一点(精练)
说教超限:总想多说一点,总觉得道理要多讲一点
认知超限:总想拔高一点,总想提升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