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中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专题及2020年的预测

(2020-03-22 09:41:35)
分类: 高考及真题分析与预测
全国一卷 
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还是三选一,第23题,给出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C1和一个以(1,2)为圆心的圆1为半径的圆C2,只需代入互化公式就可得所求C1,C2的极坐标方程,第二问给出一个极坐标方程θ=π/4(ρ∈R),设该直线与C1,C2的交点,M,N,让求三角形C2MN的面积I,本题可以转化为直角坐标来处理,也可以转化为极坐标来处理,结合图形利用极坐标处理起来更加方便,题目属于容易题(1)和中档题(2);
16年仍然是三选一,给出C1的参数方程,C2的极坐标方程要求C1是哪种曲线,并把C1化为极坐标方程,第一问给出的个易混淆的问题,t为参数,利用先移项,再平方作和可以消去参数t,得到一个以(0,1)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再代入互化公式得到极坐标方程,第二问给出曲线C3:θ=α0,且tanα0=2,若C1,C2的公共点都在C3上,求a的值,如果用极坐标方程来解,求出两方程组成方程组的解,由tanθ=2,不难得到a的平方等于1,又a为正,所以其值为1,如果由直角坐标来写,则由两个曲线的交点均在C3上,所以两圆的公共点所在直线过原点,由此立即可得a的平方为1,进而得解,本题也属于中档偏易题; 
17年开始变成二选一(去掉了选修4-1平面几何选讲的内容),给出两个参数方程,一个是曲线C,另一个是一条直线的非标准式参数方程,其中里面含有未知数a,第一问给出a=-1,求曲线C与l的交点坐标,化成直角坐标方程比较方便,第二问给出C上的点到l的距离的最大值为根号17,求未知数a,本题可以用直角坐标来处理,也可以运用椭圆的参数方程与直线的普通方程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来处理,要用到三角函数的辅助角公式,讨论参量a与-4的关系得到最大值取得的情况,利用该值等于根号17,就可以得到a的值8或-16; 
18年第一问要求学生把一个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ρ2+2ρcosθ-3=0化成直角坐标方程,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考法,题意条件还给出一个C1的方程y=k|x|+2第二问,给出若C1与C2有且仅有三个公共点,求C1的方程,本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第一问的结果很容易看出是一个以(-1,0)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两条曲线有三个公共点,C1与y轴的交点为(0,2),该点在圆外,所以那个V字形的图象必须开口向下,并且一条与射线与圆相交,一条射线与圆相切,结合相切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不难求得问题的答案,本题属于中档题目,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为关键突破点;
19年给了一个曲线C是t为参数的参数方程和一个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第一问让学生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这一问难住了一些同学,因为不会消参,本题可以先把第二个式子两边同除以2,然后用平方做和的方法消去参数,如果学生消不掉参数,第一问只能求得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就算去处理第二问,也有很大难度,如果一旦消参成功,得到一个椭圆的普通方程,再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用三角函数表示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就不难求得点到直线的最小值,不过这题消参时有一个易错点,那就是消参时易忽略参数的取值范围,因为本来消参就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再注意到消去参数之后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更不易做到了,这是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 
全国二卷 
15年新课标全国二卷给出C1的参数方程x=tcosα,y=tsinα(t为参数且不为0,0≤α≤π),给出C2:ρ=2sinθ,C3:ρ=2√3cosθ,第一问让求C2与C3的交点的直角坐标,把这两个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后不难解出其交点坐标(0,0)和(√3/2,3/2),第二问给出C1与C2的交点为A,C1与C3的交点为B,求|AB|的最大值,本问如果从直角坐标出发需要把C1化为过原点的直线y=kx,与两个圆分别求交点后,再用两点间距离来求最大值,运算量是比较大而且困难的,但如果能结合极坐标则比较方便,直线即可变为θ=α(0≤α≤π)与C2的交点为A(2sinα,α),与C3的交点为B(2√3cosα,α),则|AB|=|ρA-ρB|,再结合辅助角公式不难求出其最大值,重点考查了参数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及几何意义的应用、解方程组、三角函数的相关公式应用等; 
16年第一问给出一个圆的直角坐标方程,让求其极坐标方程,只需代入互化公式即可,属于容易题,第二问给出一个直线的标准形式的参数方程,又知道直线l与圆相交所得的弦长|AB|=√10,求直线l的斜率,因为直线的参数方程是标准形式的,可以运用参数t的几何意义求解|AB|=|tA-tB|结合联立的方程不难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答案,如果运用直角坐标方程来处理的话,直线解交点运用两点间距离运算量最大,如果用垂径定理比直接算交点要快捷,但比参数几何意义的运用还是稍显笨拙;
17年给出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ρcosθ=4,M为曲线C1上的动点,点P在线段OM上,且满足|OM||OP|=16,求点P的轨迹C2的直角坐标方程,本题结合极坐标和相关点法来处理是比较方便的,求出C2的极坐标方程之后,再转化为直角坐标就可以了,第二问给出点A的极坐标(2,π/3),点B在曲线C2上,求三角形OAB面积的最大值,结合极坐标求面积比较好表示S=1/2*2*sin(θ-π/3),不难得到其最大值,不过本题的易错点在于第一问在设极坐标时,极径ρ>0,所以在求出直角坐标方程后要注明横坐标不为0; 
18年给出两个参数方程,一个是椭圆,一个是直线的标准形式的参数方程,第一问让求他们的直角坐标方程,属于容易题,第二问给出椭圆被直线截得的线段中点坐标为(1,2),求直线l的斜率,如果注意到给出的点恰好是所给直线过的定点,结合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联立方程之后,再结合t1+t2=0,不难得出所求斜率为-2,本题易错点为,第一问把直线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时应按cosα是否为0进行分类讨论得出两种情况; 
19年给出曲线C:ρ=4sinθ及其上一点M(ρ0,θ0),直线l过点A(4,0)且与OM垂直,垂足为P,第一问让求当θ0=π/3时,ρ0及l的极坐标方程,本题最易求的是ρ0,然后求l的极坐标方程时,有同学可能会转化成直角坐标来求,这样固然可以计算,但让求极坐标方程,来回进行转化会造成一些麻烦,如果能借助于极坐标系直接求解将比较简单,因为OP的长度为4cosπ/3=2,所以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π/3-θ)=2,由此可见,学生学生极坐标的处理问题的意识会比较方便,第二问当M在C上运动且P在线段OM上时,求P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与第一问类似,可以直接找出ρ=4cosθ,但因为P在线段OM上,所以θ∈[π/2,π],使问题得解,从考查内容来看,大家要教育学生有极坐标处理问题的意识,并注意相关的细节才可以拿满分。 
全国三卷 
15年新课标全国卷没有三卷; 
16年给出一个曲线C1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第一问让学生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化极坐标方程为直角坐标方程,属于容易题,第二问给出椭圆上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让学生求这两点距离的最小值及此时椭圆上的点的坐标,重点考查参数方程的应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的应用等,辅助角公式,三角函数最小值及取得最值时的情况,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属于中档题; 
17年题目给出直线l1(这里含有变量k)和直线l2的参数方程(这里含有变量k),又知道这两条件直线的交点为P,第一问,当k变化时,求P点轨迹C的普通方程,这个问题并不难,只需把两个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得到含变量k的直线普通方程,再消去变量k就可以得到曲线C的普通方程了,第二问给出l3的极坐标方程,M为l3与C的交点,求M点的极径,本题可以联立两个极坐标方程求出tanθ=-1/3,进而再求出θ角的正余弦平方差,求出极径为根号5,也可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代入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求出另外一个式子,消去参量θ即可得到极径为根号5,本题的难点为第一问中纵标不等于零的注明,验证倒是容易得到纵标不等于零,但是消去参数时不易得到纵标的范围,本题总体上属于中档偏难题目;
18年给出一个圆的参数方程和一个过定点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l与圆O交于A、B两点,第一问让求α的取值范围,第二问让求AB中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第一问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不难得到倾斜角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但此前提条件是直线的倾斜角为不是90度,对特殊情况要给予讨论验证,这一点是易错点,答案为(π/4,3π/4),第二问如能设出直线的标准形式的参数方程,不难通过代入单位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得到关于t和α的一个方程,由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几何意义,tP=(tA+tB)/2,再代入到直线的参数方程即可得到答案,只不过不忘了第一问中求得的取值范围; 
19年给出了具体图形,相关点的极坐标及几段圆弧的圆心的极坐标,第一问让求出三段弧的极坐标方程,关键点是不要忘了限制极角的范围,第二问相当于给出极径,让求该点的极角,有四种情况,结合第一问的极坐标方程及范围要求不难求得答案,本题如果结合直角坐标求出方程再转化成极坐标方程比较繁,如果借助于极坐标方程中的基本圆的方程,直接利用极径和极角的意义得出范围比较方便,属于中档题。 
       综上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为选修内容,一般属于中档题,只不过在第一问中可能有的属于容易题,但易中也有易错点,如易丢取值范围、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时范围的变化易忽略等,另外,这一部分与三角、解析几何中直线、圆锥曲线内容紧密相关,对大家的运算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希望大家在掌握基本题型的同时注意参数方程中参数的意义,培养自己的参数方程的思维,极坐标方程中极径、极角的意义,培养自己极坐标思考问题的奴习惯,会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 
2020年结合实际情况,难度仍然不会有太大变化,属于中档题,个别问题可能不易拿满分。大家要结合个人情况掌握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特别是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时变量的范围问题,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等,尽量用相关的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思维思考问题,如果还不能做到灵活应用,就要运用转化思想化为自己熟悉的东西去处理了,近几年对参量范围的考查有所加强,大家要适当注意,尽量拿满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