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记》替代《红楼梦》,“石学”替代“红学”,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

(2019-06-24 15:37:09)
标签:

情感

历史

分类: 历史传记

 

《石头记》替代《红楼梦》,“石学”替代“红学”, 

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


霍国玲  紫军    撰文

“红学”产生于1921年。是年,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出版《红楼梦考证》,书中激烈地批判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出版于1917年)一书。认为他是“附会的红学”,是“大笨伯”、“笨谜”。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对于作者的生平与时代是考证“著作之内容”的第一步下手工夫。当时称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为“旧红学”,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自传说为“新红学”。此后,人们便将“红学”——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作为学术对待。

民国初年,曹雪芹著作存在着两种有很大差别的版本:

一种是《红楼梦》版本——1791年由清廷的“萃文书屋”印行。并非原作,而是经过程伟元、高鹗“加工”的一百二十回章回小说。

另一种是《石头记》版本——1912年由有正书局石印出版。该书前面附有戚蓼生的“序”,正文中带有大量批语,是仅有八十回,看似不完整的章回小说。——该原本是曹雪芹生前最后的定稿本。

无论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还是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自传说”,所选用的研究对象都是程、高本《红楼梦》。

此后到1954年,学术界又陆续发现了几部曹雪芹著作的早期手抄本,即“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其书名均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再加上1912年出版的“戚序本”,形成《石头记》版本系统。与《红楼梦》版本系统相对立。然而,1954年开展的一场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批判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小说评论派”,其研究对象与“索隐派”和“考证派自传说”并无差别——都是程高本《红楼梦》。

《红楼梦》第一回,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该书既有甄士隐(谐“真事隐”),又有贾雨村(谐“假语村言”前三个字)。《红楼梦》既然是小说,当然是作者头脑中的产物,可以称作“假语村言”,但是如何理解“真事隐”?书中所“隐”之“真事”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探查到这些“真事”——到20世纪80年代,“红学”已经过60年里程,三个学派不间断地争来争去,却谁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俞平伯先生1950年曾说:“……可知《红楼梦》的的确确不折不扣,是第一奇书,像我们这样凡夫,望洋兴叹,从何处去下笔呢!下笔之后假如还要修正,那就将不胜其修正,何如及早藏拙之为佳。” [1] “红学”60年可以称作“藏拙”的60年。除俞平伯外,几乎再没有红学家敢于承认曹雪芹著作是“奇书”,甚至没有人敢于承认:该书中存在着大量的“谜”。连这些起码的事实,都加以“藏拙”的专家、学者,怎么能期待他们去解开曹雪芹著作的“其中味”?

对于这种现象,其实曹雪芹早有预见:“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

历史呼唤有人将原本《石头记》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保证“卖”出的“货”全是真品者——即建立反映曹雪芹原著《石头记》内在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这种学问就叫“石学”。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并非以文史作为专业的研究者所创立的“石学”,便呼之而出了。

“石学”研究者的第一篇论文发表于1982年,题为《曹雪芹生辰考》,提出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171564日),被徐恭时先生收入《红楼梦鉴赏辞典》(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并呼吁按此日纪念曹雪芹的生辰。1989年出版第一部“石学”著作——《红楼解梦》(一卷本)。在此基础上于1995年出版“解梦论丛”。2006年出版《脂砚斋全评石头记》,2014年再版时改为《石头记》(脂砚斋全评本)——“石学”研究者有了自己的校勘本《石头记》后,便将“解梦论丛”改名为“石学论丛”。

《石头记》代替《红楼梦》,“石学”代替“红学”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趋势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识可以阻挡得了的。

 

                                                                *

 

联系方式:

电话:861082598181 /18210838813

地址:北京香山杰王府18号霍国玲

邮编:100093

博址:blog.sina.com.cn/huoguoling(霍国玲的博客)

E-mail: zhanghui380430@163com

(作者手中尚有“石学论丛”的少量存书,欲购者可与作者直接联系。)

微信(mp.weixin.qq.com)公众号:huoguolingziju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