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2016-05-22 18:48:50)
标签:

文学记忆

分类: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洪砾漠

 

昨天,我收到今年(2016)第1期《丁玲研究》。这份杂志是中国丁玲研究会的内刊,尽管没有国家统一期刊号,但是社会影响还是不小的。这期杂志有两个专辑:①第二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专辑;②第十二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论文选编(四)。河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张露《时代语境下的“自由”言说》与我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再解读》都是研究丁玲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的文章,同时刊在第二个专辑里。

张露《时代语境下的“自由”言说》一文有一个副标题《评〈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自由”话语》,主体分三个部分:一、对自由的遮蔽。张露在文中说:“《我在霞村的时候》表现了个性主义在主人公生存困境中的演变及其向集体主义的过渡。它记录着在自由与不自由的对抗碰撞下的启蒙者们的心灵震颤。”二、“五·四”时期的自由言说。三、解放区的“自由”解读。张露这篇论文着重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角度和时代背景来考察丁玲小说中女主人公刘贞贞的心路历程,视野开阔,又紧扣丁玲小说原作(文本),是一篇严谨的丁玲小说创作论文。

我的研析文章《〈我在霞村的时候〉再解读》侧重于对丁玲原创小说文本的分析,紧扣时代脉搏,可谓条分缕析;又结合丁玲1940年代创作时的政治背景和个人思想状况,又并非丁玲的原原本本的自传。这篇研析丁玲具体小说的评论原是我1985年冬天写作的。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重新整理出来,又融入了我的新见解,也是令我感到欣慰的。有不少人研究丁玲喜欢从“大处”着眼,而我喜欢在丁玲小说和散文作品中“见微知著”啊!

这足以说明我对于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种追求,一种自我超脱。我总在做“还原”历史真实的研究。

2016521日上午(小雨天气),起草于芬尼根斋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两篇研析“霞村”的小说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