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点滴》第2期推出“坂井洋史作品小辑”

(2016-05-09 17:22:38)
标签:

转载

希望早点收到今年第2期《点滴》杂志,先睹为快!
坂井洋史真不简单!一个日本学者热衷于研究巴金及其著作,并且卓有成绩,真想拜访他!洪砾漠2016年5月9日

[转载]《点滴》第2期推出“坂井洋史作品小辑” [转载]《点滴》第2期推出“坂井洋史作品小辑”  [转载]《点滴》第2期推出“坂井洋史作品小辑” [转载]《点滴》第2期推出“坂井洋史作品小辑”

封二:  巴金藏书插图(《日本大岁时记》插图,东山魁夷绘《细雨》局部 )



2016年第2期《点滴》已编辑完成、交付印刷了,不日即可出刊。

本期着重推出“坂井洋史作品小辑”,刊登坂井洋史近期的学术散文四篇。坂井洋史是日本汉学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巴金研究专家,现为一桥大学大学院言语社会研究科科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巴金研究会理事、《巴金研究集刊》编委。

[转载]《点滴》第2期推出“坂井洋史作品小辑”       2014年3月,坂井洋史在法国沙多—吉里拉封丹公学旧址

Gracie Fields所唱〈SonnyBoy〉(宝贝儿子)及其他》一文从1929年巴金大哥李尧枚来沪探望巴金,分别之际送给巴金的一张唱片《Sonny Boy》说起,围绕这张“点缀着李家兄弟断肠也似的离别”的唱片进行详细的考证,梳理了歌曲《Sonny Boy》所出自的电影《The Singing Fool》和前后两位演唱者的情况,电影版歌词和唱片版歌词的差异等相关资料,感叹以“爱者的永诀”为主题的《Sonny Boy》歌词内容与巴金兄弟之间现实关系的某种重叠。读者也可通过坂井先生的梳理介绍,想象巴金在上海初期生活状况的一些侧影。

《动摇的虚实/叙事,或者文学性的源泉——在沙多—吉里(Château-Thierry)思考的事》一文极富思辨色彩,坂井先生围绕“文学”/“非文学”、“可视性”/“不可视性”两组概念展开思考,探究文学性的根据和源泉以及文学研究要追求的最终目标。作者还将“为容”的小说《Château-Thierry通信》与巴金的《丁香花下》等作品进行比较,两者都是以沙多—吉里为舞台的同一时期的作品,前者忠实地反映沙城的实际情况,但在文本结构和思想性上都属于凡庸作品,后者的作品缺乏具体的信息、数据,作者甚至对事实的记录不屑一顾,却能表现出事实的背后隐藏着的“人类共有的悲哀”。由此,坂井先生进一步指出:历史学家由于其作为史料的无价值而丢弃的“垃圾”中,或许包含着另外一种“价值”;这种价值往往是不可视的。透视它、把它挖掘出来、给予适当的审美表现,就是只有文学才能担当的工作;觉悟到这一点,所谓“文学性”才有可能被把捉住……

《围绕巴金的重新评价——何谓“文学性阅读”?》是坂井先生在“巴金与日本以及关于日中学术交流研讨会”上作报告时的讲稿,其主要观点与前一篇大致接近,进一步探究如何把“文学研究”、“文学性”等宏观的问题与巴金研究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日本最早的巴金作品翻译及介绍》一文,介绍了日本最早翻译的巴金作品(短篇小说《狗》),梳理了译者生平、译作所据原文、刊发情况、译者态度等资料。

当然,凭借以上粗糙甚至有失偏颇的介绍,读者还无法领略坂井先生的学术风采和人格魅力。幸而,巴金故居举办的“憩园讲坛”把他请来了。2016430,也就是明天,下午200430,坂井洋史先生将在上海图书馆一楼(淮海中路1555号)上图书店举办讲座,开启“憩园讲坛”第一讲《随想录》的叙述策略和魅力。上海的读者不容错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