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作家身影 / 佛光山

标签:
转载 |
白先勇原来的《台北人》等小说集里有不少宗教的说法宗教与文学密不可分。白先勇万岁! 洪砾漠


原文地址:作家身影 / 佛光山 作者:白先勇牡丹亭
拜見星雲大師、參訪佛光山
佛光山 / 2015.12.26
白先勇先生被聘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榮譽文學家暨駐館作家,星雲大師親授聘書
攝影/許培鴻
慈惠法師、白先勇先生、李瑞騰先生合影 攝影/許培鴻
牽繫十年文學因緣 白先勇參訪佛館
【人間社 2015-12-27】記者 黃媺珺 高雄大樹報導
「第五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得主、著名文學作家白先勇、專屬攝影師許培鴻12月26日由文學獎主任委員李瑞騰伉儷、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陪同至佛館參訪。
進入五和塔,白先勇在大佛前虔拯c燈,並坐在觀禮席上體會佛化婚禮的莊嚴幸福;參觀六度塔大師一筆字後,一行人漫步至本館,途中白教授在迴廊的石凳上小憩,欣賞菩提廣場兩側的18羅漢石雕,也讚許石凳貼心的設計。
行經雙閣樓附近時,白教授對於豐子愷生活化的壁畫及歷史悠久的大榕樹特別感興趣,認為老榕樹盤根錯結的氣鬚和樹根,歷經滄桑歲月依然存在「很不容易」。
佛館啟建之初,白先勇曾一度來館參觀;佛館落成5年後的今日,他有感而發說道:「當時地上佈滿小石子,四處只見基本鋼構,如今佛館已是草木盎然!」
他一邊聆聽導覽員介紹,一邊環顧四周優美的環境與建築,不斷微笑表示「很有創意!好極了!」
佛館行程結束後,一行人至佛光山會見星雲大師,大師與白先勇於2005年在台北道場因《牡丹亭》一劇暢談崑曲文化而結緣。大師讚嘆白教授對於文學的熱情及才華,並鼓勵繼續為推動文學創作而努力,「中國的文學不能沒有佛教的語言,如同佛教信仰帶給人心靈的安定,文學和藝術也能幫助大眾提升人品,減少社會亂象。」
白先勇訪佛館 讚歎人間佛教
【人間福報 2015-12-28】作者:人間社記者黃媺珺大樹報導
【人間社記者黃媺珺大樹報導】「第五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得主、著名文學作家白先勇,二十六日由文學獎主任委員李瑞騰伉儷、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陪同至佛陀紀念館參訪。
進入五和塔,白先勇在大佛前虔拯c燈,並坐在觀禮席上體會佛化婚禮的莊嚴幸福。行經雙閣樓附近,白先勇對於豐子愷生活化的壁畫,以及歷史悠久的大榕樹特別感興趣,認為老榕樹盤根錯結的氣鬚和樹根,歷經歲月依然存在「很不容易」。
佛館啟建之初,白先勇曾一度來參觀;落成五年後,他有感而發說道:「當時地上布滿小石子,四處只見基本鋼構,如今佛館已是草木盎然!」他一邊聆聽導覽員介紹,一邊環顧四周優美的環境與建築,不斷微笑表示「很有創意!好極了!」
一行人轉往佛光山會見星雲大師,大師與白先勇二○○五年在台北道場,因《牡丹亭》暢談崑曲文化而結緣。大師讚歎白先勇對於文學的熱情及才華,並鼓勵繼續為推動文學創作而努力,「中國文學不能沒有佛教的語言,如同佛教信仰帶給人心靈的安定,文學和藝術也能幫助大眾提升人品,減少社會亂象。」
前一篇:烧开水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