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烧开水的师傅

(2016-01-29 10:45:21)
标签:

文学

情感

分类: 原创散文

散文

烧开水的师傅

——《黄叶村纪事》之一

洪砾漠

20001127日,我从横沥村团结组迁至黄叶村××组16号后院,仍是租房住。一般情况是:我早出晚归,白天在工地上干活(做建筑木工活)。傍晚或黄昏后,回到院子里,忙忙碌碌地洗菜,用液化气灶煮晚餐。晚餐后,就用一种叫作“热得快”的热水器烧开水,饮用。洗擦身体或洗澡时需要的热水多半是用液化气灶烧的。

“热得快”当时有多种,价格有2元、2.50元、3元、5元,不等。但是,不论哪种“热得快”,使用的寿命都不长,有的一个月左右就瓦特(太仓方言,即损坏的意思)了……

我所在的村庄,有一条东西向的土路。北侧为民宅,南侧为稻麦二季熟的水田和菜地。土路中段北侧有两个商店,西面叫李秀娟杂货店,东面的店也是日用杂货店,但没有店名。两店之间还有一条小巷……土路东段有一个民宅大院。院门是双扇转轴式钢铁栏栅门。院门口内,靠北有开水房,使用一只中型的烧柴禾的开水炉;营业者主要是一对60岁左右的夫妇,有时是他俩的晚辈人。此处不仅对外供应开水(中型保温瓶每瓶2角人民币、大瓶每瓶3角人民币),还开设得有浴室(男、女分室)。洗澡一次5元,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此处距离我住的院子大约有500m的路程。我就经常到此处打开水;偶尔来此处洗澡。由于时间长了,和烧开水的老年夫妇熟悉了,就得知老头叫毛雪球。老头身体较胖,身高约1.65m,国字型脸庞;是同一个村民小组的农民徐仁元的姑父。毛雪球的老伴的脸庞比较瘦小,身材适中,讲话声音不大,对待打开水的人很和气。

大约2001年夏初,我的房东张明瑞的住宅东侧的一家建造了烧开水炉的房屋。房顶大部分是油毡和木板,少部分是蓝色表面的彩钢瓦。此家的主宅是二层砖墙、小黑瓦片盖顶的楼房,后有院子,有十几间房屋出租给从外地来的务工者。主宅正门朝南。烧开水的房屋的简朴的木门是木框的,单扇转轴式门扇;门面向东。进门是一个狭长的房间,南北向长约4m,东西向宽约2米;西墙上开有两个门洞,南首门内的房间的中间立着一只中型锅炉(燃料多半是破布、木柴、竹杆、竹枝、破旅行箱子之类);北首门内的房间是主人烧饭菜的厨房,使用电饭煲和液化气灶。对外供应开水的水龙头有两个,并排着,在狭长方形的房间的南部的西墙上,水龙头下面有一个木板平台。我们打开水时,就将热水瓶(保温瓶)搁在平台上。主人兼卖菜,将菜搁在平台上或地面上。烧开水的人员主要是中年接近老年的夫妇,即徐仁元和他的夫人夏彩珍;有时候,他俩的儿子或儿媳司炉。徐仁元的母亲大约七十多岁了,背驼得厉害,上半身与下半身几乎成了直角,走路或站立时都要扶着一根木棍或竹杖。这个老太太有时在开水房看门,收钱。老太太要给客户找零钱时,手颤抖起来,令我们客户十分悯怜她……大约2003年,老太太寿终正寝;丧事期间,主人家在宅前搭起了绿褐色的帆布篷子,摆十余只木桌请客人吃酒席。当地有承包酒席的一班人,自备有帆布帐篷、桌椅板凳、开水炉、蒸饭菜的电器、餐具等等。主人家的开水房在此期间(前后共三天)停止对客户供应开水。我们客户又得步行去毛雪球家的院子里打开水。

徐仁元的家里在陆渡镇社会福利院西侧的路边开办得有一个煤气站(液化气供应站)。他不仅要做农活,在家烧开水,还要兼顾液化气站的生意,经常开着电动三轮车为客户送货。我得到他家的益处有四项:①打开水。②换气,每次钢瓶里的液化气【进口气】完了,就将中型钢瓶送到开水房。徐仁元就用车载去灌气(充气),除正常收气体钱外,加收5元的运输费。液化气的价格,中型钢瓶每瓶50元人民币左右,后来涨价,一直涨到每瓶110元……③买菜。徐仁元和夏彩珍几乎每天为我预备小菜,多半是他俩自己的田地里生长的小白菜、葫芦、扁豆(蛾眉豆)、葱、蒜苗等等。夏天和秋天,他俩家的葫芦特别多,非常嫩,鲜甜的味道令我常吃不厌(当然用猪肉和葫芦混合煮熟更可口)。④通讯联络。我和他俩及其晚辈熟识后,就将他俩家作为我对外的通讯地址。我为什么不用我的房东张明瑞的门牌号码作为对外地址呢?原来是房东家的。可是,张明瑞的夫人老早被田间土路上的拖拉机撞死了。张明瑞经常忙农活,又外出打零工;有一段时间还兼职(拖运村内的垃圾)。他经常不在家。送信的人(邮递员)有时候将我的信件交给我的邻居。邻居多半是苏北的泗阳人;他们擅自拆开信件,将其中的杂志拿一部分去,送一部分给我。这样的事情令我很反感。追索回杂志不容易啊!我就改用了徐仁元家的地址。

有的时候,徐仁元家里人因事而关闭了开水房,我们就得步行去毛雪球家的院子里打开水。有的时候,碰巧毛雪球家的开水房也关门了,就再往东步行约半里路打开水。这已经属于高桥组的民宅区中段,土路边有一个小杂店;营业者兼烧开水炉。

2013年元月,由于岳(王)鹿(河)公路(高速公路)预定线路要横穿过黄叶村,我的租房及其附近人家,老宋(宋林歧)、徐耀明、张忠其(张明瑞已过世)、徐仁元等四户的住宅和出租房都要拆掉。我只得搬家。

新的住处仍在黄叶村,仍是砖墙瓦顶的平房。仍可以到毛雪球家打开水,我很少到他家浴室洗澡。高桥组中段的开水房也仍在对外供应开水。可是,好景不长。2014年夏天,毛雪球家开水房和浴室关闭了;原因是附近的房屋拆掉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搬走了许多,每天打开水和洗澡的人数太少,主人家收入太少,不划算。因此,他们家关门了事。这年底,他们家将出租房改成餐室,开办农家饭店,生意还可以,也不十分红火。

高桥组的民宅和出租房也有约半数拆掉了。中段的杂货店和开水房不仅关门,而且变成了瓦砾场、废墟。

我早就知道西泾组有两处开水房,都在一条东西向的土路的北侧,相距约100m远。从2014年夏天开始,我几乎每天都要骑车经过江南橡胶公司的南大门,沿院墙西行,再转弯进入南北向的广告路,到路底的枫泾超市打开水。开水房设在枫泾超市(杂货店)的外围。开水房和超市的营业者同一,男主人是浙江某地人,约60岁左右;女主人是他的妻子,脸庞比男主人胖一点。不过,白天守店的人不是这对夫妇,而是他俩的女儿或儿媳,腆着一个大肚子(怀孕了),经常坐在超市门内侧的柜台内的木椅上,操作着台面上的一台电脑,看电影或电视剧,有时上网查资料或打游戏。这个女青年脸庞长而瘦,戴着墨边近视眼睛,和颜悦色地对待客户。我打开水或买货时,女青年总是微笑地抬起头,接过钞票或硬币(人民币),找零头钱给我……大约半年后,女青年生下一个胖乎乎的婴孩,仍经常守店,有时由她的长辈抱着婴孩……烧开水的老头几乎每天夜晚见我打开水,就友好地问我:“吃过晚饭没有?”我答:“吃过了。”他又问:“今天干活没有?”我如实回答。总之,对话极其简单。天气热的时候,我有时打开水时,顺便在枫泾超市买冰箱或冰柜里储存的冰镇啤酒一瓶,带回家饮用……

大约一年半后,时间已经到了公元201511月初,枫泾超市的营业者正在将货物打包或归类,请人用汽车拖走,预备关门。原因也是附近住宅和出租房拆掉了好多,买货和打开水的人数很少。他们租的房屋每月租金1500元,营业收入几乎抵不了租金,所以只好关门,退租房,预备回浙江老家去。老头告诉我:“开水供应到116号止。”115号黄昏后,天空仍下着小雨,我骑车到此地打开水,已经看不见烧开水的茶炉。原来的超市的牌子已经去掉了,房门关闭了。我的心情恶劣,心境十分凄凉。心想我们农民工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艰苦了。我只好骑车去L镇花桥街主街的东侧的民宅区打开水。

花桥街主街东侧的民宅区,多半是砖墙瓦顶房屋,二层的楼房占少数,多半为人字山墙瓦顶房。小路是水泥砂浆混凝土砌成的,弯弯曲曲,有不少十字或T字形路口。路边有垃圾桶,环卫工人常常开车来民宅区运垃圾。路边有水渍、垃圾、堆着烧开水炉的柴禾、破布等杂物。有两处对外供应开水,都是小型茶炉烧的。开水房与杂货店的营业者同一。丁祥杂货店内附设麻将馆,生意还可以。一个比原来西泾组的枫泾超市的老头的脸庞胖一点的老头及其妻子经营的杂货店和开水供应处附带卖小菜,生意冷清一点。

黄叶村是我根据自己的爱好给这个村庄命名的。从南北向的浏太路进村,有三个路口可以入村,其中一条路,原来是泥土路,大约7年前改成了水泥混凝土砌成的路,夹在橡胶公司的围墙与钦成车料公司的围墙之间;路两旁有成排的高过院墙的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春天发芽长叶,夏秋间枝繁叶茂,并结出一种成年人的中指指头般大小的果实,凭此果实判断树种似为楝子树;入冬后,枝叶逐渐变黄。一场又一场的冬雨后,一天早晨,我骑车外出,经过此路,见黄叶满地,顿时想起清朝中期的曹雪芹晚年贫困潦倒,在北京香山深处的黄叶村著述《石头记》(又名《红楼梦》)的陈年旧事。如今,我将江南水乡中的这个小村也命名为黄叶村。

回顾我自己20001127日至今的岁月,最令我难忘的事情莫过于打开水。因此,我早就酝酿写作的系列散文《黄叶村纪事》的首篇就是这篇《烧开水的师傅》。祝愿这些师傅们健康长寿。(关于毛雪球及其夫人,我没有为他俩拍照片,因为时过境迁,再去为他俩拍照片似乎令人莫名其妙。)

2016127日上午阴天,8时—11时,起草

烧开水的师傅

烧开水的师傅
夏彩珍阿姨


烧开水的师傅
徐仁元师傅


烧开水的师傅
枫泾超市拆除时的状况


烧开水的师傅
枫泾超市烧开水的老头


烧开水的师傅

黄叶村一景

烧开水的师傅
太仓东郊一景

烧开水的师傅
花桥街东侧开水老头

烧开水的师傅
开水茶炉

烧开水的师傅

烧开水的师傅

烧开水的师傅
孙科(孙中山儿子)生活照片,摄自韩文宁著,杭州大学出版社版本《孙科传》一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