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河山一梦中

(2016-01-15 19:42:22)
标签:

文学

情感

历史

分类: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千里河山一梦中

洪砾漠

 

    2016110(农历乙未年腊月初一)下午6点钟前后,锦江之星酒店外面的夜色已浓。酒店一层大厅里人声有些嘈杂,然而,预备进餐的人们大多喜形于脸色。我坐在一个小厅里,预备参加××××协会年饭(饭局);同行们还没有到齐。我听着邻座位的53岁女诗人竺林和介于中年与老年之间的男性作家周锦倌聊着退休工资问题……忽然,随身携带的天翼手机响了,我立即接听电话。可是,酒店内人声较大,听不清手机里的声音。我匆忙跑出酒店,在店前的街边缘地带才听清楚了手机里的声音。对方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的姨表兄林南山哥哥。他住的村庄在湖北省罗田县河铺镇×河垸村境内,一条宽约在200m以上的大河东岸。那里过去盛产一种营养价值极高且香甜可口的萝卜,被方园百余里的山村人称作“林家嘴萝卜”……林家嘴人出门销售萝卜籽也好出手得很。我的姨爷(姨父)林维龙青年和中年时期身材虽然矮小一点,但健步如飞,出门卖萝卜籽时肩挑背驮着枣红色布袋。袋子里装满了萝卜籽。价钱好说,用平常的白瓷茶盅量萝卜籽,二角钱一盅……姨爷已经于去年(2015)416(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八日)凌晨010分与世长辞了。南山哥惦记着我这个在外地打工的表弟,嘱咐我回乡了一定要去他家看看。我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表示一定要去姨爷的坟地拜祭姨爷,还要祭扫尕公(方言,即外祖父)、尕婆(外祖母)和姨母周木香的坟墓。

    回到酒店的小客厅,人员仍没有到齐。竺林仍在和周锦倌谈退休工资问题:“我现在的月工资只有一千四百零六块钱,而同单位的一个女职工,比我早半年退休,工资有4千多块。你看,两个人的工资相差这么多,这是什么世道?!人家与领导关系好,定的退休工资级别高……我愤慨不平,找社保局的人。社保局的人将责任推给我们单位的领导。可是,单位的领导都说他们是根据社保局的条文定的我的退休工资级别……好歹有一千多块钱一个月,手捏紧点花。我现在也能心情平静地过日子,写写诗,种种花草……”

    我听着竺林的话,脑海里浮现出千里之外的一个叫作×家山的村庄里的脑瘫致残的中年农民的窘迫情景:旧房屋倒塌了一些,残存的房屋里住着中年农妇周桂凤和她的脑瘫残疾丈夫……半年前,农妇打我的手机,希望我帮助她找公家的人办理他丈夫领取低保补助金的手续……我和她本来素不相识,因为我去她的村庄看望我高中时期的政治教师×灼华的遗孀时她才认识了我,求我帮助她解决困难问题……家乡的部分人要收礼品和礼金才会给困难户办事,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眼前的女诗人竺林幸亏看得开!天下乌鸦一般黑啊!王蒙19791021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短篇小说《夜的眼》仍然有现实社会意义,仍然没有过时啊!

    饭局照常进行,热闹、和气,客人们相互敬酒……夜深了,我在床上入梦了:林家嘴的姨父挑着装满萝卜籽的枣红色布袋子,打着赤脚过了一条大河,又穿上剪子口样式的布鞋,头戴一顶半新半旧的中型草帽,顶着烈日,健步如飞,走村串户,卖萝卜籽,叫喊道:“林家嘴萝卜籽,削根籽,保证不是满园花籽,两角钱一盅……”1959年春天的一天,天气还有些寒冷,我母亲沈孝琴(又名国梯)抱着一个只有大半岁的女孩(我的胞姐),来到大河边,脱脚过河,走进大东垸。姨母周木香酣天喜地地迎接我母亲,想起她们过世不久的父母,又伤心地哭泣起来。第二天,姨母带领我母亲去周家岗,给我的尕公、尕婆上坟,烧纸钱、放鞭炮。木香姨母是我母亲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却情同手足……

夜深醒来,想起母亲和姨母给尕公和尕婆上坟的事情是在千里以外的山村。女诗人竺林的话语,山村农妇周桂凤的话语又回想在我耳畔……

我想起清朝光绪十八年正月初五日(公元189223日,慈禧太后为汉族大臣李鸿章七十华诞(生辰)写的对联:

栋梁华夏资良辅

带砺河山锡大年

慈禧太后主观愿望是想保家卫国的,是爱国的,只是在拥有坚船利炮的外国军队和强权恐吓之下才割地赔款,苟延残喘……今非昔比。不过,今日中国的大局势有喜亦有隐忧啊!

千里河山一梦中。

 

2016111日中午,起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