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春梦
(2014-09-24 18:20:03)
标签:
转载 |
春梦
文/西岭雪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湖南省昆剧团演员雷玲园林版《牡丹亭》)
杜丽娘在惊梦之时,绝没有想到竟会为一个梦而丧了命。
她梦里的柳郎,倜傥,风流,儒雅,俊俏,体贴,温柔,又带着一点点急色,一点点狎昵,真是无一处不妥贴,无一语不挑逗,怎不让她惊魂动魄,百转千回?
于是,梦中人做了心上人,令她千相思,万渴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遂因思成病,一病而殁。
难得的是,直到死,她没有恨,没有悔,没有怨,有的,仍然只是满心的向往与渴盼,便做了鬼魂儿,仍然要埋画树下,盼守得梅根相见。
《牡丹亭》的结局是喜剧的团圆,总算不辜负了杜丽娘的一场相思,让她还魂嫁了柳梦梅,从此,生与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倘若没有这个如愿以偿的大结局呢?
倘若柳梦梅不曾拾到那幅画,不曾对着画中人千呼百唤,不曾开棺令杜丽娘还魂,更不曾在幽媾后、在中状元后,坚守承诺与丽娘成婚,那么,杜丽娘便只是一个患相思病死去的痴女子,只是死不甘心诱惑凡人的女鬼,甚至只是一个私订终身又被始乱终弃的怨妇。
到那时,她还能不怨、不悔、不恨吗?
一段千古奇缘,细想起来,却是险而又险,回思一身冷汗。
《玉簪记》的陈妙常更是如此。
身为尼姑,原该虔心念经,纤尘不动。却禁不住寄宿庵中的书生潘必正千调戏,万撩拨,一时意乱情迷,留下字迹,写了首“凡心转盛”的情诗。偏偏的又被潘必正偷看了去,这下子潘小生心中有数,更加大胆,吃定了思凡的尼姑,索性上来动手动脚起来。
而她,也因为诗稿落在他手上,无语推脱,扮不得假正经,只好半推半就地从了。
他向她起誓:“老天在上,必正若忘了妙常今日之情,天诛地灭。”
真是听得长耳茧毫无创意的一段赌誓。若在今天的影视剧中,凡说出这番话的人,日后多半是要变心负情的。
好在,剧作者乾坤大挪移,找补前情说潘陈二人的家严原来早就为他们订过亲,于是无媒苟合变成了明媒正娶,她到底不曾成为秋扇。
真叫人松了一口气。
这出戏好就好在花好月圆,有情人终成眷属。倘不是,又该如何?
一个动了凡心失了莲身的花花尼姑,是该浸猪笼沉秋江的吧?
那时的陈妙常,还做得了一场大戏里的闺门旦、气定神闲地抒发思春情绪么?
所以,旦与生,到什么时候也还得先顾了名份,名正而后言顺,方成就全本好戏。有了结果,偷情便成佳话;若有始无终,那多情的,至多说一声“悲剧”,无情的,便只做一段“闲话”,遇见个狠心的,更是编派一句“丑闻”。
就如同《思凡》里的小尼姑,声情并茂地独自唱毕整段折子戏,在行当里,也只归为“贴旦”。其原因,便在于并没有一个罗汉为她的身段所打动,肯于降落凡尘助她圆梦吧?
后来好心人又为她续了一段《下山》,来了个和尚尼姑一家亲,但是看起来到底不贴服。
一场春梦,若换不来梦境成真,就只是一场梦,而终究成不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