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北京鲁迅博物馆长的信和黄乔生复信

(2014-07-05 14:45:01)
标签:

散文

文化

历史

分类: 原创散文

致北京鲁迅博物馆长的信和黄乔生复信

 

北京鲁迅博物馆杨阳馆长:

622日上午950分许-11时,我仔细参观了西三条21号鲁迅故居。这是我第二次参观这里;第一次参观是在19958月间,当时鲁迅博物馆正在改建,所以没有入馆参观。

这次看鲁迅故居,我觉得故居陈列出了朱安生前使用过的竹床,鲁瑞卧室里也陈列出了木床等。据杨燕丽、叶淑惠著《从鲁迅遗物认识鲁迅》一书里的文章可知:鲁瑞生前使用过的木床在鲁瑞病逝后被周作人向朱安(嫂)要过去了;这木床后来被周作人家里人送给了保姆;您们博物馆的人得知实情和线索后,征得保姆同意,买了一只新床送给保姆,将旧木床换回来了,陈列在鲁瑞卧室里。这说明您们馆领导和职工们为了保护好鲁迅(周树人)家里的遗物(文物)作了大量的工作,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次参观后,我觉得陈列方面存在一些不真实的方面:①鲁瑞卧室,朱安卧室和周树人卧室兼工作室(“老虎尾巴”)里的窗户上都没有挂窗帘,这不够真实啊!我曾经参观过苏州市黎里柳亚子故居,看到故居里的卧室都挂了窗帘并且窗帘拉开了大半,让参观者可以从室外看到卧室内的陈设家具等。我郑重建议您馆参考阅读有关著作和各种相关人员写的回忆文章,将周树人家三个卧室的窗帘尽量恢复起来,补挂上,并拉开大半,以便参观者看清室内的陈列物品。顺便说一下,目前,朱安等人的卧室的窗子的玻璃占据了约半个面积的墙壁,这是为了方便参观者看清室内物品而改建的吧?我估计原来的卧室的窗子没有现在这么大。这是无奈的事情,对于这样的改建,我没有异议。②女工(女佣人)住房里没有陈列出木床等家具,这是对周树人(鲁迅)家里的女工的劳动不尊重的作法。我郑重建议您馆工作人员应该从民间收藏家哪里购买当年普通的女佣人使用过的木床等家具,在鲁迅故居的女工住房里陈列出来。

  ③鲁迅故居内的厨房现在成了照管故居的人员的值班室,这也不够真实,应该恢复(只能大致的恢复啊!)原来的状态(原貌)。我注意到南屋(鲁迅会客和藏书室)与厨房之间的角落里有一间小屋,里面有床铺和被子等,估计是照管故居的工作人员夜晚的住宿房间,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无可厚非。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厨房外面或会客室外面的地方值班。将厨房恢复到原貌,尽最大程度地恢复鲁迅(周树人)家里当年生活场景是必要的。我昨天下午参观了史家胡同博物馆,其中的第六展厅称作“时代记忆”、第七展厅称作“怀旧生活”,陈列很好啊!如果周树人家里当年在西三条21号院的厨房大致恢复原貌,不也是可以让参观者追溯已逝的岁月、流逝了的生活时光吗?

          我参观过绍兴鲁迅故居和纪念馆,觉得那里的故居内的鲁迅卧室陈列不真实。卧室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书室,应该有24史书柜等陈设,可是现在的陈列没有这些物品;又没有1910年许与周树人同期住在家里的周作人、羽太信子夫妇的卧室。朱安卧室在新台门内的鲁瑞或周树人祖母蒋菊花(亦说蒋菊香)卧室的楼上,也没有对游客(参观者)开放。总之,绍兴鲁迅故居陈列问题多得很(如将周树人亲房的人的住房办成赵延年以鲁迅作品为题材的画作展览就不对)。周树人亲房的人住房应恢复大致原貌,让参观者可以缅怀、追溯周树人与朱安当年定亲(订婚)、结婚的历史渊源(故事)……

2013年初,我也参观过上海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的鲁迅故居及附近的鲁迅纪念馆。这次是鲁迅纪念馆的研究人员乔丽华陪同我参观大陆新村9号的。我觉得这个故居太空阔,比如鲁迅二楼的卧室里的书柜仅仅陈列着一套开明书店版《二十五史》及其《补编》《人名索引》,太空洞了;保姆卧室在二楼亭子间,被保安人员占据,我当面向乔丽华和瞿斌主任提了要将周树人家保姆卧室复原的意见……

我曾经参观过绍兴、上海、北京三地的鲁迅故居及纪念馆(北京叫博物馆),觉得三地馆藏文物各有特色,相互辉映,是好事。南京鲁迅当年读书时的房屋目前仅存少量,据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秋禾)介绍,南京鲁迅纪念室(陈列室)目前在某学校内,参观者必须事先联系才能参观。广州、厦门和日本的有关鲁迅故居、纪念馆的地方,我还没有参观过,也想有机会去看看。广州高第街许广平故居好像是文物保护单位,大约仍有居民或租房人住着,没有对外开放……

    祝北京宫门口西三条21号院保护、管理、陈列工作越来越好。祝北京鲁迅博物馆越办越好!

                                     洪砾漠

                   2014年6月25日晨7时30分-9时于北京复兴门外大街


黄乔生的复信

 

尊敬的洪先生:

您给鲁迅博物馆馆长的信,前些天转到我这里。回复迟了,请您原谅。

我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负责研究和展览工作。拜读了您的长信,我很感动。您对鲁迅博物馆工作的关心,对鲁迅文化遗产的熟悉程度,让我钦佩。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促使我思索。

您指出的鲁迅旧居鲁迅及其母亲、原配夫人朱安卧室的陈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我们注意到了,有的我们还没有注意到。旧居几张床铺上没有铺盖,只是光板,看起来不雅观。原因是,原来的床上用品因为潮湿和虫蛀,已经完全毁坏。床上空空如也,缺少居家气氛,不能给观众真实和温馨的感受。去年冬天,我们派工作人员到鲁迅家乡绍兴,按照原物式样,寻找鲁迅那个时代的床上用品。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同行帮我们到偏远的农村寻找当年的土布花色,最近应该能定制生产,问题将得到解决。这里也向您通报一下,欢迎您再来参观指导。您提到的窗帘问题,我们没有考虑到。您信中对苏州柳亚子故居等地的描述,对我们很有启发,我觉得应该考虑增加窗帘——严格地说,不是增加,而是恢复。因为鲁迅在这里居住时,一定是有窗帘的。总之,最大限度恢复旧居原貌,在学术上是正确的,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旧居是“家”,应该有家的气氛。

我很赞成您信中提出的关于女工住房陈设的改进意见。的确应该在女工住房中陈列木床等家具,一方面固然仍是恢复旧居原貌、尊重历史的要求,一方面也是对女工的尊重。后一点尤为重要。鲁迅旧居女工住室,原来只在门口挂一个说明牌,没有摆放女工用品。曾经有一个时期,博物馆在这个房间里办了一个小型展览“鲁迅在北京”,展示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几个地方和做过的业绩。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在复原历史真实面貌方面不严格,例如,因为要照顾许广平的情绪,朱安的住房就不但没有布置,甚至没有标明。现在讲实事求是,不至于那么掩饰了,但细节方面还注意得不够。您提出的尊重女工劳动的理念很好。现在全国有很多名人大人要人阔人的旧居,可能不同程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见写字、会客的房间和主人的卧室,其他生活设施则较为简单,甚至付之阙如。过去无产阶级专政,社会有平均主义倾向,讲人人平等,又讲自力更生,不提倡互相服务,缺少分工协作意识。让人知道鲁迅家还雇佣一两个女工,似乎有损他的形象,那不是成了剥削阶级了吗?其实,没有女工保姆,很多大人要人阔人名人是长不大或者活不下去的。现在社会发展了,普通家庭也能雇护工女工(保姆),观众应该能理解了吧。同样,鲁迅旧居的厨房也应该恢复原貌,否则怎么向观众解释,难道是不起火叫外卖或竟然不吃饭么?现在我们安排值班人员在原为厨房的房间里值守,门口挂一个牌子加以说明。工作人员的值守地点与恢复旧居原貌之间的矛盾,不容回避。您对博物馆工作人员单调枯燥辛苦劳动的理解,让我感动。其实保护文物,正是为了今天的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快乐。这个矛盾应该找一个妥善的办法解决。

您提到的北京胡同里的博物馆,对鲁迅旧居陈列有参考价值,我一定找时间去参观学习。您谈及的绍兴鲁迅故居和纪念馆、上海鲁迅旧居陈设等问题,我觉得对我们馆的工作也很有参考价值。您已经在参观过程中向两馆的负责人提出,我同他们平常有业务往来,当与他们商讨改进措施。

您对我馆工作特别是鲁迅旧居的保护、管理、陈列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详细的意见和建议,我谨代表鲁博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您常来鲁博,继续关心和帮助鲁迅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传播。

酷暑肆虐,雷雨欲来,请多保重身体。

 

                               此致

黄乔生

20147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