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窟记

标签:
短篇小说散文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 |
散文
猫窟记
洪砾漠
大约一个月以前,我常常看到一只皮毛的黑白色块不规则地分布于一身的花里胡哨的大猫从我的住房后面的窗口爬进爬出。我愿意让花猫来到我的房间,这样,咬坏我的书刊、资料和文稿的老鼠们就会销声匿迹了。我原来为老鼠们咬坏我的纸质品而十分心痛。这下倒好了,有了猫声猫迹,鼠患暂时没有了,我紧锁的眉头放松了。
谁知花猫是一只雌猫(婆猫)。它来到我的房间,原来是为了寻觅一个安全可靠的安乐窝,以便坐月子,生孩子。
一天夜晚,我正在房间里为老掉了牙的手机坏了的事情发愁,忽然听到小猫的叫声从东墙传来。我的书柜搁在一只木料制作的平台上。这平台曾被我当作床铺使用了好多年。现在,我有了好一点的床铺,这平台就存放在东墙脚下,用来存放书柜、衣柜、书刊、资料等等。立式衣柜上存放着大小不等的纸箱。小猫的叫唤声就是从衣柜顶上的一只中型纸箱传出来的。毫无疑问,大花猫在中型纸箱里生养了小猫。
大猫和小猫在我这简陋而又拥挤的房间里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对我的日常生活无妨碍,而又能防治鼠害,我当然泰然对待猫们。
过了“5.1”节,天气忽冷忽热。我每天傍晚从外面回来,打开房门,就可以闻到一股不太浓烈的猫尿腥臊的气息。这种气息不太令我讨厌。不久,我想将猫挪个位置。
挪到哪里去呢?将猫窝挪到后窗外面的花草地面上,搁在屋檐下,我又不忍心让小猫们忍受日晒夜露、风吹雨打之苦。将猫窝挪到房东的主楼一层走廊上,存放在木料堆和杂物之上,倒是安全可靠。可是,我又担心猫们忘记了老地方,从此不再光顾我的陋室,老鼠们又会卷土重来,以蚕食的方式咬坏我的纸质收藏品……
前天夜晚9点多,我出于好奇心,想知道中等纸箱里有几只小猫,就从衣柜顶上将纸箱掇到地面上。一看,4只小猫在纸箱里躲成一团,惊叫了几声。小猫们实在可爱。我想王安忆写作的长篇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后半部有一个情节:一个小女孩爱惜一只猫;后来猫被人偷走了,小女孩就钻到猫窝里,思念着猫,惦记着猫,居然不出来……
我又想起我在小学校读三、四年级的时候语文教师涂四韬(涂阅武)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个母子相依为命的家庭,老母在夜半死了,成年了的儿子没有立即将老母的遗体装殓入棺材。这时,一只猫爬到老母的头顶上。老母忽然活过来了,传说这是由于猫能够带电,能够使死者死而复生。老母在木床上坐起来,猛然双手卡住成年了的儿子颈脖……儿子急忙呼唤着邻居:“大叔,快来救我!”邻居们跑来了;有一个内行的人知道那只老猫在起坏作用,首先拿木棍赶走了猫,再拿木匠常使用的锯将那老母的双手锯断,奄奄一息的儿子得救了……人们将老母的遗体装殓入棺材,速速将棺材抬出宅门,送入山林里,安葬了事。
涂四韬老师讲的故事的情景,我没有亲眼目击过。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有些害怕。涂老师病逝大约有20年了。
花猫忽然来了,呜呜呜地叫,担心我会伤害它的四只宝宝,意在对我发出警告。我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又将纸箱放回衣柜顶上。花猫跃上衣柜顶上,跳入纸箱,护卫着小宝宝们。
我从来没有使用喷雾式香水瓶。为了驱赶房间里的猫尿腥臊气味,我就从苏果超市买回一瓶香水。每天傍晚回住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猫窝周围喷洒雾状香水。
猫事没完。前天夜晚,一只小猫从猫窝爬到了纸箱上口边缘,不慎摔到存放衣柜的木料平台上,妙鱼妙鱼(像声词)地小声叫唤着,令我生气。我轻手蹑脚地走到平台上,将小猫颈脖抓住,捏起来,放入衣柜上的纸箱里。小猫们团聚了。大猫不再对我怒目相视,也不呜呜呜地对我发出警告了。
昨天夜晚,两只小猫都从猫窝里爬出来而掉落到平台上。大花猫急了,跳上跳下……最后,它爬上去照顾猫窝里的两只小猫,护卫一阵子,猫窝里渐渐安静下来了。可是,平台上的两只小猫不住地小声叫唤着。过了一阵子,大花猫从猫窝里出来,跳下来,落在木料平台上,护卫着两只小猫。平台上的两代猫安静下来了。可是,衣柜上的纸箱里的两只小猫趴在纸箱边缘,伸出头,羡慕地望着下方的木料平台上的大猫和小猫依偎而卧的情景,叫唤起来。不过,纸箱里的两只小猫叫唤了十几声,渐渐安静下来了……
为了防治鼠患,我的陋室暂时变成了猫窟。小猫们长大后,还会留恋我这陋室么?
前天夜晚,我坐在床头,在猫们的叫声中,翻看周作人著、中国现代文学馆编《雨天的书》(散文、诗歌选集),发现周作人写过鸟兽虫鱼,写过哑巴,谈过龙,说过虎……周作人的某些散文比余秋雨的若干散文耐读啊 !我不妨仿照周作人的笔法,写写猫。因此,这篇猫窟记就成文了。
2014年5月18日下午,起草于县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