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集锦
(2014-03-20 10:20:42)
标签:
散文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 |
散文
手机短信集锦
洪砾漠
我在移动通信公司开通的手机号码里存储着一些短信息,因为没有年份,时间长了,就记不清年份,实在感到可惜。我现在不妨抄录下来,好像鲁迅先生晚年写作的“立此存照”之类的文体,预备一份将来写作的参考资料吧。
2005年7月,我看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节目,得知老作家陆文夫病逝的消息,但不知道陆文夫是哪一天逝世的,就用手机发短信给太仓市作家王茂林老师的手机问讯。王老师在7月12日夜晚8点多钟用手机回复短信给我:陆文夫先生于七月九日六时十分逝世,享年七十七岁。你是哪位?来自:+861381527××××
关于陆文夫身后事,我还要补充一件事:2006年7月23日,上海金山区朱泾镇沈浦泾南路,天空下小雨,我们木工没有事做;下午,我从住处步行到万安街,购买了两本书:①江苏省作家协会编、上海远东出版社(仙霞路357号)2006年6月1版1次印《永远的陆文夫》(定价28元),该书读后,对于陆文夫身后事有了更多的了解;②王蒙著、作家出版社(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2006年5月1版1次印《苏联祭》(定价29元,印数2万册)。
我手机里存留有周晓平老师(周有光和张允和的儿子)回复给我的短信3条:①爸爸身体很好,谢谢!充和今年一百岁。妈妈毕业年代不知道。来自+861352011××××
4月20日
11:29【充和即张充和,1913年5月17日生于上海;8个月大时,被合肥的叔祖母收养为孙女,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充和为周晓平的四姨妈。此信息为晓平2013年4月20日回复给我的。他妈妈允和于1909年7月25日生于合肥龙门巷;1927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1929年转学光华大学(上海),1932年在杭州之江大学借读,同年转回上海光华大学直至毕业。——砾漠注】②周晓平2013年4月21日主动发给我的信息:妈妈转过系,换过学校。很复杂,大概在1930-1931毕。来自+861352011××××
我手机里存有沈虎雏(沈从文次子)回复给我的信息3条:①72年我没去过上海。沈 来自:+861350100×××× 8月24日 16:57 ②洪先生:所问均没有,虎雏 来自:+861350100×××× 8月2日 16:02 【注:这是沈虎雏老师2011年8月2日回复给我的信息。我先(主动)发短信,询问合肥西乡现在是否保存着清末两江总督还任过两广总督等职的张树声等人的坟墓。张树声是张兆和的曾祖父,李鸿章淮军中的重要将领。砾漠注】③沈虎雏2012年12月28日回复给我的短信:昨天,历史研究所开了一次座谈会。虎 来自:+861350100×××× 12月28日 13:04【注:2012年12月28日是沈从文诞辰110周年的日子。】湘西吉首大学举办了沈从文纪念馆开馆仪式等活动。我提前给沈虎雏发去短信,询问北京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人员在12月27日召开了纪念沈从文的座谈会,说明历史所的人重视这次纪念活动。中国作家协会没有召开纪念沈从文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原因大概在于沈从文后半生的工作单位不在中国作协。对于读者来说,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和他后半生的文物研究成果同样重要,文艺界应该在沈从文诞辰或逝世纪念的日子举办座谈会……
我手机里还保存着苏州作协王尧老师回复给我的信息二条:①洪老师早,您自己申报了【指首届叶圣陶文学奖——砾漠注】,不就是参与了?大作我也转作协了。新年好!王尧 来自:+861391260×××× 12月31日 08:41(这是苏州作协王尧2013年12月31日回复给我的短信)。②洪老师,谢谢!热爱文学的人总有共同语言。【文学评论】的编委“王尧”是我。有机会见面聊。王尧 来自:+861391260×××× 1月17日 21:03(这是王尧2014年1月17日回复给我的短信)。
王尧老师平易近人,对待我这个农民工十分友好。他还给我回复过几条信息,见《王尧与农民工互动交流》一文,这里就不重复抄录了。
我将手机信息收集起来,并非为了向别人炫耀我与王茂林、周晓平、沈虎雏、王尧有多么深厚的友谊。只是我原来为了某些问题向他们请教,他们觉得有必要回复信息给我,唯此而已。
2014年3月19日,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