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鲍师傅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散文 |
散文
老鲍师傅在江苏太仓陆渡镇当了十年多的建筑木工师傅,颇有点名气。他本名鲍俊晖,诨名兼外号石猫。他的同村的青年鲍俊堂总是亲热地称呼他为猫哥,他则亲切地称呼同村兼木工同事鲍正明师傅为叔老子。鲍正明和他同为湖北省麻城县(今改市)余家河乡鲍家冲(生产大队,今改称村)七屋垸人。鲍正明比老鲍师傅年纪小3岁。
老鲍师傅属龙(鄂东人通俗称龙为大溜子,称呼蛇为小溜子),出生于壬辰年农历冬月初六日(公元1952年12月22日)。他出生的那年(壬辰年)农历闰五月,今年(壬辰年)农历闰四月。
今天我在太仓市牌楼境内的港城物流科技苑工地上,见到老鲍师傅的弟弟鲍老二,主动向鲍老二询问老鲍师傅的近况。鲍老二说:“我的大哥已经过世了……”我赶紧问:“什么时候?”鲍老二说:“一个多月前,老历(指农历,砾漠注)六月份。”我接着问:“六月份的哪一天?”鲍老二说:“我也不记得了。”我又问:“你的母亲还在不在世?”鲍老二说:“我母亲还在的,81岁了,身体还健旺……”我心里想,这个老母亲头发白了,真正是白发人送头发花白的大儿子走向九泉……老鲍师傅原有成年的儿女:儿子诨名狗,女儿诨名雁儿(在太仓打工的时候失踪了约6年)。我又问:“狗收亲(指结婚、娶妻,砾漠注)了没有?”鲍老二说:“没有。狗没有打主意收亲,么办呢?我们旁边的人为狗干着急,也没有用……”
老鲍师傅身高约1.62m,体型矮壮,脸庞略胖,浓眉大目。他写得出一手漂亮的汉字(行书)。他读过小学,和余家河乡黄浦山(村)李家寨的李卫华是同窗(同班同学)。李卫华在陆渡镇当建筑木工,和老鲍师傅一样,深得几个老板(劳务包工头)信任。
如果有人想找建筑木工活做,就去老鲍租住的房间,打听消息。如果见不到老鲍,人们就去找老李(李卫华)。老李多半住在工地上,一般在一个工地上的工棚或工地外面(附近地段)的工棚可住6个月左右,再换一个新的工棚……老鲍和老李这一对童年同学到中年和老年阶段变成了建筑木工同事,来往密切。老鲍每年过生日(农历冬月初六),老李总要提两瓶好酒(纸盒包装的白酒)送到老鲍住处,和大家举杯庆祝老鲍生日快乐……
老鲍在工地上干活时,兴狂(即高兴)起来了,就情不自禁地唱起老戏——曾经流行于湖北等省份的楚剧。楚剧班子里常有一到两个琴师。琴师多半是男性成年人,多半坐在戏台边缘的有靠背的木椅或无靠背的木凳上,拉二胡,发出“龙哥里个龙” (大致谐音)之类的琴声。老鲍一面干活,一面唱几句楚剧,记不得下句词儿,就重复唱着“龙哥里个龙”。过一会儿,老鲍又记忆起了他原来唱的《秦琼卖马》选段的戏词,就接着唱戏词……他有时唱《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送友》《访友》等选段,有时唱《穆桂英大战洪州》选段……老板(包工头)阿龙(正名曾培忠)有时从另一个工地骑着一辆旧踏板车(烧柴油的单车)来到这一个工地,笑眯眯地提醒说:“老鲍你不要光唱戏,要鼓劲努力干活……”老鲍笑眯眯地应和着:“阿龙老板嘞!你放心去别个工地看看。我这儿你不用照看,我唱戏不误打工的事……”
我原本是建筑木工小工,政伸印刷有限公司建厂房的时候,1999年秋天,我向阿龙发誓:我要当大工。阿龙说:“好啊!你就同老鲍配班(即配合、组成班子的意思。砾漠注),我再配一个小工给你俩……”就这样,我向老鲍剽学木工技艺。阿龙为我俩配的一个小工姓程,我俩就叫小工为老程。老程是广西百色地区人,刚从元毅车料有限公司辞工,就在建筑工地上当小工。我、老鲍、老程组成的一个班(组)比别的班(组)干活落后了一点,但落后不了多少。1999年终结帐(实际在2000年1月结账),阿龙将我的工钱前10个月按小工价(每天25元)计算,后两个月按半大工价(每天28元)计算……老鲍全部按大工价(每天35元)计算……
1999年,阿龙偕同老婆、5岁左右的儿子住在见诚自行车有限公司的厂房工地的南侧的一排工棚的东端房间,兼照看工地的原材料。我、老鲍、末(木工大工汪楚明的小名)等人住在瑞振公司的厂房工地的围墙西侧的一排简易工棚。我的中篇小说《前世》前半部分在这个时段写出了初稿:后半部分的草稿写于陆镇镇政府办公楼工地的简易工棚。我和老鲍等人于同年冬天搬迁了住处。
几年下来,阿龙骑的车由旧踏板车换成了钻豹牌摩托车,又换了新外壳的上海大众牌小轿车。阿龙的小轿车是崭新的,而不是二手货。老鲍和我骑的车也由人力自行车换作了烧柴油的35cc冲程的踏板车,都是买的新车。大约在阿龙驾着崭新的小轿车往来于陆渡街道上的时候,我将烧柴油的旧踏板车作价200元卖掉了,买了一辆崭新的广东益佰牌电动自行车……老鲍依然骑着他的旧踏板车,有时漏柴油,有时车胎被钉子或玻璃渣扎破了……他的车漏油多么不划算,他请人修理过多次,老是修不好,只好任柴油漏掉一些……
大约2007年春节前,我在陆渡中市路上购年货时,见到老鲍骑着一辆破旧踏板车冲过来,嘴里骂骂咧咧的:“阿龙个娘卖B的,我老子为他找了大工十几个人为他干活,到年终结账,他开我的工价为半大工价,四十块钱一天,太不讲理了,我要找他重新算账……”老鲍骑车从我身边飞快地跑过去了。后来,我听说,阿龙害怕老鲍用木工锤砸了他的电视机、冰箱、小轿车,补发500元人民币给老鲍了……
老鲍这次找阿龙算了“翻生”帐,阿龙从此不要老鲍干活了。老鲍就到其他一些老板的工地上干活,总是干不上三个月,就被人嫌弃,被人辞掉了。
2008年冬天,我跟随包头工熊心法在郑和东路上的大唐时代(新住宅区)工地干建筑木工活。熊心法让我找木工师傅来干活。我就带着老鲍等人干活。老鲍干活时,动作缓慢,思维迟钝……干了大约两个月,大老板(扬州××建筑公司的管理层人)见老鲍年纪大,担心老鲍因天气寒冷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而导致工伤事故,坚决将老鲍辞掉了。大老板又不能立即发放老鲍应得的工钱(此时大工工价每天100元),只好由我作中间担保人。等到后来我们集体结算工钱时,我将老鲍的工钱从大老板手中结算过来。我就迅速将工钱送到老鲍住的租房。
我和老鲍两次合影留念。一次:2008年12月30日中午,有明丽的阳光,在太仓东郊老街的一个旧桥头。这天上午,他到大唐时代工地,和小包工头(熊心法)、大老板议好工钱结账办法后,我听说他在农历过年后要回麻城老家去建住宅,从此不在太仓打工了,就想到我和他曾经师徒一场,特意到东郊老街合影留念。又一次:2009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日),下午,有阳光,我、老鲍、鲍正明在陆渡镇花园街上合影。这天上午,我接他俩到我住的租房吃午餐。午餐后,三人步行上街,边走边聊……这是我和老鲍最后一次合影。这天也是萧红逝世67周年纪念日……
2009年春天,老鲍回麻城农村,一面为自家建造新住宅楼,一面为别人家打工(做木工活)……谁知好景不长。去年秋天,我听木工同事细刚说:“大哥已经中风了,瘫痪在床……”
老鲍师傅啊!我曾向你剽学到了好多建筑木工技艺,我要衷心感谢您!我和您当初在政伸印刷公司的厂房工地配班开始,到如今,不过十三年的时光,为什么您很快就有了人生结局?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的木工同事当中,早有鲍新文、张永怀、萧海清离开了人世。现在,老鲍也走向了另一个世界。追思老鲍师傅,悬想他的81岁的母亲哭送他的棺木入土时的悲哀情景,我要向老天发问:为什么老鲍走的这样快?为什么老鲍见不到儿子结婚(娶妻)?为什么老鲍在晚年没有享受到含饴弄孙的乐趣?…
鲍俊晖(左)与洪砾漠2008年12月30日中午,在太仓东郊老街桥头合影
鲍俊晖(左)、鲍正明(中)、洪砾漠(右)2009.1.22(农历腊月二十七日)下午于花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