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疗资源,请优先留给老人和儿童【原创】

(2022-12-23 10:43:03)
医疗资源,请优先留给老人和儿童【原创】
医疗资源,请优先留给老人和儿童【原创】

疫情当下,12月21日,演员王劲松发布一则微博, 透露妈妈因疫情去世,配文到:“每天的这个时间,是我跟妈妈视频的时间。妈妈被疫情带走了,这个电话,再也拨不通了”。悲痛之时,王劲松在评论区强烈呼吁,大家多关注下身边的老人,医疗资源药物尽量先留给儿童和老人,老人大多有基础病,感染之后是有生命危险的。这则消息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他的呼吁,也正在为广大民众、医疗机构所倡导、接受。
12月7日,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非常重要的日子。“新十条”标志性的变化,历时近三年严防严控的疫情管控时代突然结束了,新冠病毒事实上开始了“快速传播”的新阶段。一段时间来,感染人数快速上升,有的已波及到整个城市、整个省份,各级的医疗体系承受着持续高位运行的压力。挂号排长队、没有床位、缺少药品、医生不堪重负、护士照顾不到,有的医疗机构甚至整个系统被感染笼罩,医疗资源有发生严重挤兑的趋势。特别是对重症的防控和治疗压力首当其冲。
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日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牢牢抓住抓好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把各项救治工作扎实做到位。三级医院要兜住医疗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线,全力做好老年和儿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事实上,新的防疫政策下,我国防疫的重心就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因为,防控重症直接关乎生命保障的底线,其救治难度及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处于最前列。可以说,做好重症的防控和救治,是当前应对感染高峰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日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就提醒,北京主要流行的BF.7绝大部分其实是有症状的,带来的重症病人也比较多。接下来的一两周内会迎来重症高峰,因此各医疗机构应该早做准备。
而事实上,老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最容易因感染新冠久治未愈,继而快速转变或影响原有基础疾病,转为重症、面临生命之危的。他们最需要第一时间得到医疗资源,需要第一时间拥有良好的医生诊疗,需要第一时间得到针对性的药品,他们才是最需要医疗资源的群体。而相对老人、儿童和弱者,我们绝大多数青壮年特别的年轻人,身体免疫力、病痛的承受度、以及心理的抗压性,都相对比较高比较好。完全可以通过自我隔离、居家隔离、针对用药,自愈自治自我恢复,完全可以避开医疗高峰、不用到医院、诊所。
这些天,从我身边知道的十几位中招的朋友,他们大多是青壮年,几乎都是在家里自我隔离、没有去医院,大家通过政府发布的指引、通过朋友圈,互相提醒、互为医生,讨论如何用 药、如何应对,大家有药共同调剂、有事想互咨询,虽然期间一些人承受了病毒的袭扰,确实有一些难受、病痛,有的是彻夜难眠,有的是高烧难忍,有的是茶饭不思,也有的浑身酸痛,但所有的朋友几乎都经历了2-3天,已经平稳度过,药品也是事先稍作准备,几乎没有占用和挤兑任何医疗。事实证明,也在此强烈呼吁,中青年特别是平时身体素质好的年轻人,真的没有必要,也完全不需要去疯抢医疗资源,把一切医疗资源都留给有需要的人。
说实在话,对不少家庭而言,家中的老人、孩子成为最大的牵挂和担心。他们一旦感染,往往使整个家庭手足无措,进而出现恐慌性就医,以为只有在医院才能保证安全。这在当前情况下,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批非必要人员涌入医院,挤压危重患者的就医通道。其实,当新冠感染真的降临到普通人头上,尤其是有高龄老人或小孩的家庭,人们难免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为了求心安,便选择到医院寻求专业医护的诊断。这种关心家人、关注健康的心理,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这里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哪怕是家中老人儿童一旦有了情况,也不必过于紧张,对大多数人家庭而言,居家康复即也是最好选择。要把目光转向那些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和未懂事的孩子,他们才是感染后受到生命健康威胁最大的人群众,他们才是真正最需要医疗资源人群中的重点。
关于加大医疗资源建设的问题,国家也作出了部署,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对于各个专科ICU,要按照综合ICU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要求这些工作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同时,还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以更大力度激励退休医务人员返岗,充实医护队伍,杭州等地还出台了特殊时期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的政策。还要求各地方多措并举在医疗资源上做加法,也可考虑通过优化诊疗程序来尽量平抑感染和重症高峰。等等,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里需要各地各级按要求积极主动、尽快尽早落地,形成防重症、治重症的防护网。
人民有担当,民族才能更富强。在疫情快速扩散的当下,我们每一位民众,有责任、有义务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觉行动,扛起担当,服从防疫大局,遵守防疫规定,尽量不发生感染,尽量自我隔离,尽量不占用医疗资源,非重症不去就医,非必要不上医院,关键时刻关注大局,付出自我,为确有需要的老人儿童和弱者着想。用自己的行动,支持国家全力救治重症患者,竭力挽救和保住每一条生命,把疫情对生命的冲击降到最低。我们坚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越过这个寒冬,我们将迎来又一个美好的明天!!!
(薛智之0616,即日午,于杭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