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预习作业设计(一)
(2013-02-18 11:21:03)分类: 学习资料 |
第一单元
学校
|
本单元围绕
1
|
导语:春天到了,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你知道它长得什么样子吗?你见过它在春天飞翔的情景吗?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 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俊俏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燕子》这篇课文共有
特点;燕子从南方飞来,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怎样描写小燕子的外形的,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的?
(2)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结合课文的插图,说一说,作者把
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诗歌或文章。
9.(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作好标记)
2
学校
|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 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结合注释或插图等方法理解词语。(写在课本上)
妆
5.概括古诗主要内容。
《咏柳》的作者是
6.认真读古诗,思考下列问题。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句诗的意思是
(2)《咏柳》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两句诗的意思是
7.试着把两首古诗背诵下来。
8.我搜集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等,比如:
词语:
古诗:
9.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作好标记)
3
学校
|
1. 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 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整理在书本上)
挨
5.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饱胀
6.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
7.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8.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
9.搜集描写花的优美句子、图片,课上交流!
10.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作好标记)
4
学校
|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 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读读记记下列词语,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清泉,写出了泉水的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自由读全文,说说珍珠泉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
(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文中描写泉水的语句,作者在写泉水时,采用了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水泡冒出来的句子,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水泡的什么特点?结合课文及插图说说为什么叫珍珠泉?
7.我还搜集了祖国许多著名泉水的资料,比如:
8.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作好标记)
第二单元
学校
|
本单元围绕
5
学校
|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 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小巧玲珑
5.精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翠鸟》这篇课文共有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细读第一段,想一想作者是抓住翠鸟
(2)细读第三段,画出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有什么感受?
①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②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反复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①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②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反复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7.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语言优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8.翠鸟多么惹人喜欢呀!我想在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文字或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与翠鸟做好朋友。
9.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作好标记)
6
学校
|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写在课本上)
特殊 骤降 呼吁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共有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细读第二段,看看燕子遇到了怎样的麻烦?画出有关的语句。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带线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3)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吗?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心,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贝蒂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写在课本上)
7.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作好标记)
7
学校
|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写在课本上)
郁郁葱葱 湛蓝深远 咆哮 裸露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概括。
6.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通读课文,思考: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2)对比句子。
①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有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②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那句话更好?为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此处的“什么”在文中具体指哪些东西?
文章中还有很多意思深刻的句子,请你找出来,谈谈你的理解,写在课本上。
7.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作好标记)
8
学校
|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积累下列词语,先读读记记,再正确书写在横线上。
延伸
3.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写在课本上)
高尚 楔子 沉默不语 不约而同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
5.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读课文,想一想:工程师原计划修筑一条怎样的公路?
(2)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嘴里都不停地叹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此处的两个“叹气”。
(3)为什么人们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6.搜集有关橡树的资料。
7.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作好标记)